近日,商务部公布202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在对229家国家级经开区2023年度综合发展水平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中,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挺进全国前100,排名第86位。
2024年,马鞍山经开区坚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巩固了千亿级园区发展成果。
聚力实施项目攻坚。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21亿元、投资完成率133.9%;浩瑞汽车总成、环保产业园、鑫月阳、日发装备等33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122%;华众科技、青鸟消防、万宇科技、华骐环保产业园等38个项目竣工投产,竣工率316%;另有红创包装、华孚创新中心、晓麦食品谷等一批重大项目全面加快建设。特别是蓝黛二期项目110亩土地厂房、办公楼一次性建成,正在试生产;信义玻璃项目2023年11月签约,实现外贸企业一周注册、两周土地挂牌,2024年3月开工,年底前试生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开区速度”。
聚力推动产业集聚。全年三大主导产业产值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93.7%,“龙头+配套”的产业生态圈基本构建,其中:装备制造产业集聚规上企业97家,以汉马科技、宝武交材、泰尔重工、科达机电等企业为龙头,华众科技、日发智能装备、蓝黛二期等优质项目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占比47.5%;绿色食品产业集聚规上企业20家,以蒙牛“双百亿”基地为引领,海底捞食品、达利食品、仙乐健康、亨利食品等企业为支撑,晓麦预制菜、红创无菌包装、汇源食品包装等上下游项目迅速抱团集聚,占比25.8%;能源电子产业集聚规上企业48家,以蜂巢能源、正奇光能、格力、东科半导体等企业为龙头,共芯光子、青鸟消防等项目加快建设,占比20.4%。
聚力培育科技创新。聚焦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育强创新主力军。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2024年经开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获批省企业研发中心7家;华孚科技公司牵头组建新能源汽车镁基轻量化产业创新中心,获批全市唯一一个省级“揭榜挂帅”产业创新中心;安工大科技园获批全市唯一一个省级院士工作站。目前经开区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5个,其中国家级平台12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8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2家。实施企业研发投入财政补助政策,支持企业研发投入稳步增长,2023年规上企业研发经同比增长18.55%;成功推荐科达洁能、中钢矿院等2家单位获批2024年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立项;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皖智慧装备研究院(马鞍山)股份有限公司等9个项目获批2024年市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立项。
聚力推进两业融合。结合产业发展和企业所需,全力发展电商平台、工业设计、科技服务、人力资源、配套物流等为主体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依托省级“两业融合”发展试点,2024年与上海临港集团共建沪皖产业示范区,新签约省级“揭榜挂帅”项目华孚镁基创新中心,新引进安工大科技园二期、天融信网络安全研究院等重大服务业项目,实现服务业占总营收比重较2023年上升11%。坚持把促消费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发放消费券1330万元、带动消费额4.3亿;近期又发放了2025年第一批汽车消费券80万元,撬动消费2600万元。
聚力深化一体化合作。提质升级马鞍山青浦工业园建设。截至目前,已入驻颐海智慧工厂、长材智能制造、中钢粉体、汇源包装、则一科技等13个项目,占地1446.49亩,总投资188.5亿元。其中,中南锦裕马鞍山创智科技园项目、统力年产10万套高端回转支承智能化生产线建设项目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钢诺泰、颐海智慧工厂、中钢粉体产业园等项目已竣工投产。大力建设上海临港沪皖产业集聚示范区。马鞍山经开区与上海临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月成功签订合作框架协议。2024年7月2日,上海临港集团沪皖产业联动集聚区正式落户马鞍山经开区,目前集聚区正在加快装修进度,已引进孵化入驻企业24家。
聚力实施绿色发展。进一步完善园区“区域能评”,推行节能审查负面清单制度,实行项目节能审查分类管理;落实重点项目用能审批,及时了解重点项目耗能情况并跟踪指导;加强节能监察,配合第三方机构开展入户调查和评价诊断,深入开展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引导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并结合节能降碳领域设备改造更新,积极协助企业申报国家“两重”“两新”相关政策;有序开展分布式光伏开发应用,充分利用经开区自有建筑物屋顶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进一步理清园区供热现状及发展需求,在批复范围内已基本实现集中供热覆盖。(伋菲菲姚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