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20岁的单田芳娶了28岁的王全桂。单田芳说:“我俩的婚姻就是凑合,我

鱼星语 2025-01-20 18:09:46

1954年,20岁的单田芳娶了28岁的王全桂。单田芳说:“我俩的婚姻就是凑合,我娶她只为报恩。”但是1992年妻子病故后,58岁的单田芳放不下亡妻,再没有续弦。 1934年,单田芳出生在一个曲艺世家,用曲艺圈的行话来说,单田芳是“门里出身”。 他的祖父、父亲、母亲、伯父、叔叔、三个舅舅都是搞曲艺的。 他的母亲王香桂是东三省有名的西河大鼓艺人,父亲单永魁是她的弦师,夫妻俩曾红遍东三省。 1950年,单田芳的父亲入狱,母亲抛下他和几个妹妹改嫁,原本一个幸福的多口之家因为父亲的入狱变得支离破碎。 那时候,单田芳已经考上东北工学院,但他做为家中长子不得不挑起重担,辍学进了鞍山曲艺团,一边学习评书,一边艰难养家。一个16岁的孩子要承受这么多,其中辛酸可想而知。 正当单田芳对人生失去信心,迷茫时,曲艺团的同事王全桂出现在了他的生活中。 她鼓励单田芳坚持学艺,说男人有一技之长才能成家立业。她还经常到单田芳家里,帮着他做家务照顾妹妹们。 1954年,单田芳和王全桂结婚,当时单田芳学艺未成,没有收入,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王全桂演出维持。 单田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学艺更加刻苦,只盼着早些艺成养家。 1956年,单田芳父亲出狱,看到儿子和王全桂结婚,十分生气,觉得王全桂根本配不上自己儿子。单田芳反驳说,“你不在家这些年,知道我和妹妹们过得多苦吗?没有她,说不定一家人早要饭去了;没有她,我能端起评书这碗饭?她是我的妻子,更是我的恩人。” 同年,单田芳人生第一次登场了,这第一场他讲的是《大明英烈》这一故事,故事讲述生动,而且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 凭借独特的嗓音和台风,他的《大明英烈》一书被讲的火遍了全辽宁,登台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虽然后来台里有了说新唱新的规定,这不但没有让他苦恼,更是凭借着这一规定有了新的创作方向,《草原风火》等将近三十余部小说面世,一时红遍了大江南北。 单田芳逐渐小有名气,收入也渐渐变得丰厚起来,而这时,王全桂便安心在家相夫教子,退出了曲艺界。 后来单田芳父亲出狱回家后,他曾反对过儿子的这门婚事,要求他俩离婚,因为他觉得王全桂文化水平不高,年纪又比单田芳大,配不上自己的儿子。 但是单田芳并没有把父亲的话放在心上,因为他知道王全桂对自己有多好。 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几乎每家粮食都不够吃,王全桂每天骑上自行车跑到农村用衣服去换粮食。 可是好景并不长,这样的光景维持了六年,单田芳就被下放到了辽宁营口的一个小村子里,这是他人生灰暗的时刻,因为这样他要面临与妻子儿女的分离之苦,也并不能再继续上台演出。 但是,深爱他的王全桂却并不害怕,因为他决定,无论单田芳去哪里,她都会跟随,也劝说单田芳不要忘掉自己的手艺,要继续练习。 从此王全桂过上了奔波劳碌的生活,白天要跑到农村帮单田芳送饭,晚上还要回到城里照顾孩子,艰难的日子王全桂坚强的支持着这一个家,成为单田芳足够的动力让他能够绝地逢生。 到1970年时,单田芳下访结束回到家中,发现王全桂竟然一直都穿着戏服到处演出来养这个家,单田芳很是触动,便开始继续他的事业。 1979年,单田芳被恢复名誉,重返舞台,凭借《隋唐演义》红遍了大江南北,之后又陆续录播了近四十部作品,单田芳的事业有了起色,但妻子王全桂在单田芳不在的这几年,由于靠自己养家实在付出太多,患上肺气肿。 1992年单田芳迎来了事业的高峰期,但是一直陪伴他的王全桂却再也看不到了,这年王全桂因病去世了,这也成为了单田芳一生的遗憾。 在与王全桂相伴的三十八年,单田芳曾说,我满满的都是感激,她的去世让单田芳心碎。 后来有媒人为他介绍新的结婚对象,但是都被他拒绝了,他说:"我心中有一个全桂,这就够了。" 单田芳的婚姻没有始于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却终于心底深深的眷恋。 人们常说: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但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但单田芳和王全桂两位老人却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夫妻也可以共患难,永不弃。 在一个人有所成就时的锦上添花,并不能算什么,在一个人落魄不堪时的雪中送炭,才算是真的值得感恩。 王全桂几十年如一日的操劳,终究是没有错付,换来单田芳一生的专一。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朋友也罢,夫妻也好,终究唯有真心才能换得真心。 人心肉长,虽然单田芳直言自己的婚姻里没有爱情,只有感恩,但也许只是在这细水长流的平淡生活里,深爱而毫不自知。 王全桂去世后,他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创作中。单田芳的一生创作了106部电视评书,用声音话出了一个情义江湖; 在2018年9月时,评书界的一个星星陨落,单先生去世了,但是他的那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依旧久久回响在我们耳边。

0 阅读:56
鱼星语

鱼星语

专注于明星、名人的情感生活及生活细节,还有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