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1月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有关情况。有记者问,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提出“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纳入为民服务实事项目,请问准备如何完成此项民生项目目标?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每年到流感等高发季节,儿童排队就诊一直是群众关心的问题,也是国家卫健委一直致力推进解决的问题。2016年以来,国家卫健委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动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设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儿童医院达到162家,近4400家公立综合医院提供儿科服务;每千名儿童床位数从2015年的1.93张增加到2023年的2.55张;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015年的0.49名增加到2023年的1.02名。
虽然从全国层面看,儿科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但当前儿科医疗服务与人民群众期待仍有一定差距,少数综合医院未能提供儿科服务,儿童季节性疾病高发期部分医院就诊等候时间较长,部分地区儿童重大疾病诊断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为着力补齐儿科服务短板,满足群众对儿童医疗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国家卫健委提出在2025—2027年开展“儿科服务年”,利用三年时间进一步扩大儿科服务供给,强化儿科服务能力,改善儿科医疗服务,更好满足儿童看病就医需求。
目前,全国超过90%的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能够提供儿科服务,暂未提供儿科服务的大多为二级公立综合医院。为实现到2025年底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的目标,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委全面梳理排查本省尚未提供儿科服务的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的情况。
二是通过派驻专家、远程医疗、医联体合作等方式,帮助未完成儿科设置的医院尽快填补能力空白,确保患儿能及时就近就便获得儿科医疗服务。
三是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引导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将开展儿科服务作为履行公立医院的职责、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重要任务加大落实力度,把为民服务的实事办实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