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记者从广东省人社厅获悉,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省养老、工伤、失业累计参保1.62亿人次,基金累计结余2.11万亿元。2024年,广东社保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加快改革创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积极构建智能高效便捷贴心的社保经办新格局,将党和国家最新惠民政策第一时间送到群众身边。
去年累计发放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待遇4787亿元
养老金到没到账、待遇水平高不高,这是群众最关心的社保问题。省人社厅介绍,2024年,广东累计发放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待遇4787亿元,有力保障1993万人基本生活。广东人社第一时间将840万退休职工增发养老金落实到位,全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至220元/月,惠及940万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此外,人社部门通过数据比对,找到有需要人群,精准推送社保政策及服务指引,开展“万人进万村”活动,深入2.7万个村居(社区)面对面宣讲、解疑释惑,为群众算好账、办好事,引导有条件群众参加更高水平养老保险,享受更好的晚年生活。截至2024年12月底,全省养老、工伤、失业累计参保1.62亿人次,基金累计结余2.11万亿元。
全省个人养老金开户近1800万
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客观需要,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省个人养老金开户近1800万。
据省社保局介绍,个人养老金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不大了解,积极性不高。经过这两年不断宣传,群众真正享受到了税收优惠,认可度慢慢高涨起来。以前是他们主动联系了很多家企事业单位,跟大家介绍政策是什么、有什么好处,提供现场服务,现在很多单位都是找他们上门服务。今年全省将继续优化服务,为群众提供咨询指引、开户缴存、退税辅导、待遇领取一条龙服务,真正发挥个人养老金集零散之钱惠养老之需积极作用,提升群众养老生活品质。
实现16项社保业务智能审核
广东社保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一方面利用新质生产力赋能经办服务,实现政策找人、主动推送、智能经办。另一方面不断发挥经办机构、合作银行和社保志愿者力量,将社保经办窗口前移和服务下沉,真正让社保政策走千家、服务进万户。
“我要办退休。”“您好,我已梳理出您可能需要办理的业务。现对您的社保信息进行分析。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本次办理的业务如下……”这是群众与AiSIM智慧社保柜员机的人机交互对话。“不用预约填表,也不用排队到窗口办理,直接跟柜员机说出要办的事情,很快就帮我办好了。”“尝鲜”的张女士说道。
“‘AiSIM’智慧社保机是我们智能经办的产物,群众只需要简单表达自己需求,智慧社保机即可开展智慧分析、数据检索,主动推送专属业务包,大幅降低群众办事的时间成本和申报成本,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省社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去年我们开展了全省社保智能经办三年行动,初步建成智审、智办、智答、智控‘四位一体’的社保经办智治体系,用科技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经办效能,同时释放经办资源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目前实现16项社保业务智能审核,全省业务量已达160余万笔。”
推进社保通建成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
广东社保坚持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大力推进社保服务“湾区通”“跨省通”“镇村通”,建成覆盖全省、辐射外省、延伸港澳的经办网络,全省已有3.8万个社保服务点,港澳地区156个服务点,跨省专窗84个,实现了“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优质社保服务圈。
据悉,2025年,广东社保将继续在加大保障力度、助力改革攻坚、促进基金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细化服务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通讯员:粤仁宣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