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范绍增从上海回到重庆,带着他最得宠的如夫人何淑熙去好友陈仲森家

文史记叙录 2025-01-20 23:03:09

1948年12月,范绍增从上海回到重庆,带着他最得宠的如夫人何淑熙去好友陈仲森家,见面后说:“我在上海时见到李济深,他对我说国民党败局已定,让我赶快回来,拉起队伍准备起义,以响应解放大军。我这次回来,就是特为此事,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 陈仲森和范绍增来往多年,交情颇深,范绍增有些事情经常找陈仲森商量、出主意,彼此无话不说。 陈仲森说:“我愿尽力。但是第一,你现在已无基本队伍;第二,蒋介石对你是不放心的。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在副总统竞选时,你是国大代表,蒋介石曾专门叫你,当面要你帮忙为孙科拉选票,结果你拒绝了,说已答应支持李宗仁,不便改变,蒋气的是脸色发白,此事还是你告诉我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困难是很大的,你打算怎么办?” 当时顾祝同正任参谋总长。抗战期间,范绍增在顾祝同当第三战区司令长官时期,任该战区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八十八军军长,两人关系很好。所以关于托顾祝同设法要兵权一事,还是有把握的,不过,要在现编制中物色对外,可不好办。 范绍增说:“我想罗君彤不会有什么问题。至于其他方面,可以看情况,相机行事。” 这位罗君彤,是在范绍增当营长时的副营长,一直追随范,范每升一步,罗也随即升一步,曾做到范的副军长,现在是驻重庆的三百六十四师(属罗广文第七编练司令部)师长。由于这种渊源,陈仲森认为范绍增是有把握拉得动的。 陈仲森说:“我有一个朋友张佐斌,现在是税警总队副总队长兼第二支队长。他原是李根固二十五师的第一团团长,二十五师改为税警总队时,李以年老不愿就职,但却不把这个部队交姓李的副师长和姓杨的旅长,而交给了张佐斌。此人平时谈话,看得出比较正派,对蒋政权很多不满,不妨由我找机会试探试探看。”就这样商定,两人分头去说。 不料,范绍增同罗君彤谈了多次,都谈不拢。因此,范绍曾要陈仲森再与罗君彤谈谈。陈仲森说:“你们那样深的关系,还说不动,我能成么?” 范绍增苦笑着说:“我不会说话,你比我会说些。”因范绍增的关系,陈仲森与罗君彤早就认识,也就不便推脱。 于是,陈仲森就约罗君彤天在打铜街益民钱庄见面。该庄的经理就是罗君彤的兄弟。两人在那里密谈了一个多小时。首先,陈仲森把范绍增在上海听到李济深的谈话说了一遍。 陈仲森又对罗君彤说:“李济深的这种看法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所以范绍增才有现在的打算。抗战胜利后不久,张继以宣抚使的名义到过华北一带,当他回到重庆时,我以民国大学同学会监事长身份,因学校的事作为三个代表之一找过他(张继是民国大学董事长),学校的事谈完后,我问张继这次赴华北看到的情况怎样,张继说:看到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我们补充兵员很困难,官兵毫无战意,令人感慨!” 陈仲森接着说:“这些是三年以前的话,现在形势更加明朗,请你认真考虑。不久前我在成都见到王陵基(四川省主席),我问他四川设防的情况怎么样,王陵基叹了口气大反常态地说:宣传说,在三峡有坚固的设防措施,实际上只安了几门旧大炮。西北方面,听朱绍良说,胡宗南与二马的矛盾很深。前些天,我想到三国时邓艾渡阴平入川的故事,我才调了一个保安团去,其实一个保安团能顶多大的事。现在部队不好调动,一调动开小差的就多,傅秉勋师一般说来就算很不错了,可是一调动开小差的就不少。” 见罗君彤还是犹豫,陈仲森继续说:“张继是国民党院长级的元老,王陵基是封疆大吏,其言谈尚且如此,其实际情况可以想见,时机不等人,你不应再固执了。” 陈仲森说来说去始终未打消罗君彤的顾虑,最后罗君彤说:“仲森兄,请你不必再费唇舌了,我的主意已定。” 陈仲森说:“到时兵临城下,你将怎么办?” 罗君彤说:“我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哪里黑哪里歇。” 话到这里,陈仲森就再无可说的了,于是仍无结果而散。 回去后,陈仲森把与罗君彤谈话经过告诉范绍增时,范绍增说:“没关系。他是我的老部下,只要名义下来了,我就请他把他那个师划归我指挥,那时,就由不得他了。” 陈仲森说:“万一他告发呢?” 范绍增说:“他的性格我知道,对我决不至于这样的。” 之后,陈仲森同张佐斌洽谈得十分顺利,经过两次闲谈,进一步摸清了他的思想倾向后,陈仲森就把范绍增的计划透露给他,并问他是否有意参加。张佐斌兴奋地回答:“完全听你的,干!不过, 关于改建制问题,我没有力量,要看范老师(四川人对比自己年长或资历高者的尊称)的了。” 张佐斌同意后,范绍增再去找罗君彤,这次大有斩获,于是范绍增的起义筹划开始紧锣密鼓地部署起来。

0 阅读:0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