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千亿,增长10%左右;规上工业产值超2000亿,增长28%,总量全省县域第一;合肥比亚迪成为全市首个千亿汽车制造企业;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超千亿、全省唯一;下塘镇成为全省首个千亿产业镇……2024年,长丰县实现“五个千亿”,成功晋级安徽省第二个“千亿县”。
这一年,长丰加快“制造强县”“科创强县”“农业强县”等“三个强县”建设,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相互融合,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民生福祉逐步提升,谱写了激昂奋进的中国式现代化长丰篇章。
新能源汽车产量居全国县域之首
2024年10月23日上午,一辆满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列车,从合肥下塘新能源汽车城铁路综合物流基地缓缓驶出,标志着下塘工业园铁路专用线正式通车启用。“这条铁路专用线每年可满足60万辆新能源汽车装运,为合肥下塘新能源汽车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长丰县铁办主任胡海业说。
比亚迪从2021年落户长丰下塘以来,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合肥比亚迪整车产量达到95万辆,并晋升为“千亿企业”。在其带动下,2024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5万辆,而长丰也稳居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县域第一。
新能源汽车是长丰县主导产业之一。除了比亚迪,长丰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大领域全面发力,推进“1513”工程,新招引核心零部件项目27个。中创新航20GWh动力电池全线运转、优信汽车销售额逆势增长……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0亿元,增速超50%。
同时,舜禹水务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恒鑫生活创业板即将上市、节能环保产业不断壮大。另外,荣事达智能房屋亮相世界制造业大会,智能家居家电产品走向海外。双凤经开区更是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全省考评六连冠。
聚焦生物制造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主导产业加速崛起,未来产业也崭露头角。2024年8月,以“生物制造创引未来”为主题的2024中国生物制造大会在合肥举行。生物制造融合了多种学科技术,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等特点,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被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在这次大会上,《合肥市生物制造产业园区发展规划》重磅发布。该产业园位于长丰县,是安徽省首个生物制造产业园,将建设小试平台孵化基地、中试平台加速基地、量产平台基地、检验检测平台基地等,不断完善生物制造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地。当天,合肥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也正式揭牌,依托院士团队科技力量,打造产业创新型的新型研发机构。
长丰县通过在生物制造领域前瞻布局,已经构建“一中心一院一园一基地”产业格局,多个项目在2024年签约落地。另外,2024年,合肥(长丰)未来食品产业园开园,18个项目签约入驻;唯迈医疗华东区域总部也于2024年9月成功落户,为长丰生命健康产业再添生力军。
当好“店小二”为企业排忧解难
位于长丰(双凤)经开区的合肥金龙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可穿戴设备先进材料盖板及车载玻璃面板。2024年10月,企业接到一笔订单,但却存在0.5万千瓦的用电缺口。当企业把诉求反映给了政府服务专班后,专班第一时间派单给相关部门,协调解了企业用电缺口,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
近年来,长丰始终秉承“店小二”服务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周六解题会、现场办公会等机制,长丰努力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长丰县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上下游企业230多家,岗集镇汽配产业缺技工,当地政府协助企业组织了多场招聘会,让用工短缺得到了极大缓解。
2024年,长丰聚焦增量企业延链强链,承办比亚迪供应链对接大会,全年新签约汽车精品内饰、辰显光电区域总部等重点项目100个,协议投资额545亿元,增长21%,其中1~10亿元项目71个、50亿元以上项目6个,位居合肥五县(市)第一,创历史新高。
县域科技创新指数跃居全省第一
产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的强劲支撑。2024年,长丰继续奋力建设“科创强县”,三大“国之重器”加快建设,五大“科创平台”全面起势,县域科技创新指数跃居全省第一。
科创平台方面,航太雷电(一期)主体完工,先进光源主体框架封顶,超级陶粲开展预研,北城未来科技创新园区开工建设,宇桥生态科技园(一期)全面封顶,工投智谷产业园启动招商……一大批创新平台在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为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长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新增140户、总数达55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18户、增长29%。长丰还鼓励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增长84.7%。
国内首块匀光型光伏组件孵化成功、全省首个燃气电厂并网发电、全省首单分布式光伏聚合完成交易、全省首批虚拟电厂获批……2024年,长丰在多个领域开拓创新,用改革试点来激发发展新动能。
迈入“地铁时代”构建立体式交通
2024年12月26日,合肥轨道8号线一期正式开通运营,长丰县正式迈入“地铁时代”。而“高铁穿城、高速绕城、高架环城、地铁进城”的立体式交通,也为“千亿长丰”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坚实骨架。
2024年,长丰交通路网不断拓展。滁合周高速(长丰段)交工验收、新增4个高速道口、新建续建市政道路41条……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4311公里。新桥机场S1线全面铺轨、长丰港项目纳入“水运安徽”重点工程、长丰通用机场立项在即、下塘铁路专用线接轨淮南线无缝衔接中欧班列,长丰全域“陆水空铁”即将互联互通。
这一年,长丰还加快打造和美乡村,持续提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民生福祉。据统计,全年民生支出104.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2%,让更多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2025年是长丰建县60周年。“千亿长丰”将继续奋战,打造新引擎,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合肥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