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以来,这部全国首创、专为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而立的地方性法规,已落地执行逾两月。
南都记者近期回访发现,多所学校积极响应,控制手机入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师资培训。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转诊机制不完善、资源薄弱学校关注不足等问题。
为此,社会各界纷纷呼吁,需进一步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完善转诊机制,并特别关注资源薄弱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多校落实
磁卡电话、智能终端等让家校沟通顺畅
在多次座谈、研讨、实地调研后,《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在去年11月出台,《条例》的最大亮点是构建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良好氛围,在全国率先回应了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怎么预防”“怎么发现”“怎么诊治”和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怎么保障”等重点难点问题。
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学校是“主阵地”。《条例》围绕学校,也压实了一系列硬性措施,如心理课程的频次(规定每班每两周至少安排一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心理辅导室开放时间(除学校假期外,心理辅导室每天固定时间开放,每周课外开放时间不少于10小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等。
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胡东指出,学校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核心主体,在多个关键领域积极且有力地推动了各项措施的落地实施。如该校坚决禁止手机进入教学区域,这一严格规定早在《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颁布之前就已深入执行多年。随着《条例》的正式出台及其法律效力的加持,该规定的执行与落实更加有力。“我们有磁卡电话,有微信视频通话,还有智能显示终端,能够及时看到家长的留言,所以即便禁止手机,家校之间的沟通也十分流畅。”
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以寄宿制为主,学生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这也要求老师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职责。据胡东介绍,目前学校的专职心理老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等也已全部落实到位,并且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主题班会,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对所有的任课老师都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促进全员参与,让每位老师都具备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
建立心理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
天河区龙口西小学校长陈武认为,《条例》为全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学校层面,龙口西小学早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提供心理热线服务,并定期开展心理课程。这些课程以沉浸式、体验式、游戏式的方式教授孩子们心理健康知识,提升自我心理认知能力。同时,学校每周两次开设心理班会课,鼓励孩子们充分讨论日常交往、学习中的苦恼,找到解决办法,增强情感联系。
此外,龙口西小学还为每个孩子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对于筛查出的问题,学校会进行积极的干预,并与社区、医院进行联系,寻求专业帮助。这种闭环机制确保了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在师资培训方面,目前学校的班主任和行政人员都已取得心理健康指导B级证书。
“社会各界关注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学生手机管理难、学生欺凌防治难、未成年学生送诊难、休学后复学难。”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一级调研员姚向军谈道,作为全国首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地方性法规,没有可供参考借鉴的先例,《条例》的出台为探索破解这一问题发挥了先导作用。
强化防线
呼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
构筑全方位的心理健康保护防线,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条例》的颁布实施,无疑为这一任务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法规实施只是起点,仍然需要回到实践中巩固和强化。
对此,胡东呼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一体化,并且要强调治本之策。“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脱节问题。由于小学和中学之间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传递和衔接,导致中学教师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这不仅延误了教育的时机,还可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对此,胡东认为应该形成中小学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能够随着他们的升学而流转,使中学教师能够及早知道并应对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他认为,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过于注重解决表面问题,而忽视了问题的根源。他建议学校应多开展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和体育运动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并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减少对学业的过度依赖和压力。“要欣赏学生的多元才能,比如发明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能力和艺术特长等,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自信和成长方向。”
陈武表示,希望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医院能够深入联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为孩子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帮助和支持,呼吁加大宣传力度,让家长们充分认识到心理问题的重要性。“中小学还应广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将其与德智体美劳五育深度融合,通过积极心理的培育,调动孩子们的积极心理状态,从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关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
广州市人大代表徐嵩呼吁,要特别关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条件较为薄弱的学校,通过实地考察与评估,核实这些学校是否严格按照既定条例配置了必要的硬件设施、人员编制以及软件层面的学校规章制度。
徐嵩详细解释道,比如针对手机管理问题,以及校园欺凌现象的处置,《条例》明确授权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具体措施。在此过程中,可以建议学校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制度制定的讨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制度的可接受性和执行力,因为孩子们对于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往往更加乐于遵守,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次生动的普法教育。
姚向军表示,法工委将会同对口工委,进一步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加紧完善配套政策,细化职责分工,明确工作时限,确保《条例》有效贯彻落实。
部门协同
持续“打补丁”,搭建心理治疗转诊机制
打通医教通道亦是此次《条例》的重要内容之一。《条例》强调了医院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规定了多个医教协同路径,如热线电话与网络平台建设及线上线下联动,专家团队组建,卫生健康副校长配备,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建立转诊绿色通道,建立镇街心理服务室等,确保学生能够及时获得专业的医疗服务。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情况如何,是否还需要持续“打补丁”?据胡东介绍,学校主动与中山三院等医疗机构的精神科医生建立了联系,针对学校无法解决的问题,会及时联系医生并与家长沟通,安排学生进行专业诊疗。不过,他也坦言,这种联系目前仍停留在学校与医生个人层面,尚未形成完善的机制,学生在转诊过程中会面临困难。
胡东认为,医院与学校之间建立的机制仍需进一步上升为法律规定的义务,医疗机构主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医院的指导和监管,推动医院与学校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学生能够及时、顺畅地获得专业的心理诊疗服务。
建议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平台
在今年的广东省“两会”上,广东省政协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杨杰建议,建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信息管理平台,以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率和干预率,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协同与整合。
作为儿科医生,杨杰一直在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她认为,目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缺乏顶层设计和协同联动,机制还不健全,社会心理服务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不同部门各司其职,力量分散且同质重复;学校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阵地,心理专业力量薄弱;专业的社会心理机构无法通过有效渠道参与学校心理宣教服务;发现、预警、治疗、跟踪、康复等环节存在工作和信息上的断层,家庭、学校、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心理咨询机构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工作链接”。
例如,全国统一的心理援助热线12356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和援助服务,特别是针对青年学生、老年人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在预防和减少极端个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个热线的信息是孤立的,不与学校老师、专业心理治疗机构进行沟通,难以及时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导致预防和干预工作存在滞后性和片面性”。
为此,她提案中提出,帮助儿童青少年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主动出击”,需要打破部门壁垒,整合教育、卫健、民政、共青团、妇联等多部门资源,发挥学校、医院、社区、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各方力量,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功能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信息管理平台,以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率和干预率,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协同与整合,同时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她对建立该平台需要的组织领导、资金保障、技术保障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建议。
她认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信息管理平台应是多模块、一站式的,囊括个人心理档案、心理健康评估、教育资源、数据采访等不同功能模块,以便能够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测评,并由大分据和人工智能来自动识别潜在的心理危机、发出预警,进而早期干预,精准治疗。
采写:南都记者程安杨晓彤李文
通讯员屈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