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院知识产权专门化部署要求,确立了“重在办案、综合履职、内外协同、做好保护”的工作思路,以突出市域特色专项工作为抓手,以队伍建设、调查研究、普法宣传等为支撑,努力以高质效检察工作书写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更优答卷。
紧盯“高质效”以办案业绩
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屏障
一是坚持“四大检察”齐发力,加大知识产权履职力度。建立全市知识产权联合办案组,做到案件办理“四大检察”领域全覆盖,有效平衡、协调四大检察履职结构比。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知识产权27件,办理知识产权综合履职案件4件,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件。二是服务特色产业,积极开展专项活动。先后开展“地理标志保护”、“涉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知识产权检察监督”等专项监督活动。三是工作初具成效,办案工作被广泛推广。2件案件被省院选树为省级典型案例,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联合发布《2024年咸阳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案件办理工作被《检察日报》等媒体28次刊载。
锚定“国之大者”
聚力当好农业检察卫士
一是以项目化管理推进农业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市院以“聚力当好农业检察卫士”为主题申报2024年陕西省检察机关改革创新项目,制定《咸阳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农业企业名录》,确定43家农业企业进入名录。二是常态化开展地理标志检察监督行动.核查各类地理标志产品、商标18个,印发了《关于建立泾阳茯茶地理标志保护协作机制的意见》等保护机制4件,督促行政机关制定地理标志管理规则3件,促使全市地理标志申请使用企业增加至58家。三是开拓办案类型。办理了全省首例绿色食品商标行政公益诉讼案,促使农业合作社续展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提高农产品销量。四是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召开“聚力当好农业检察卫士”新闻发布会,《检察日报》以整版刊载的形式,深度报道咸阳检察机关“聚力当好农业检察卫士”系列工作。
聚焦“省之要事”
以精准检察服务为秦创原建设保驾护航
一是积极构建保护体系。全市共设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1个、保护站5个,在重点企业设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15个,并配置员额检察官办案团队专门负责秦创原知识产权案件办理工作。二是建立实质化运行机制。依托秦创原保护体系开展“一站式”服务,构建了设立驻点办公室、专门联络员、公检法司共同派驻轮值、线索快速分流等实质化运行机制。三是前移保护端口。通过举办进企宣讲等方式,协助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内控机制7件,协助做好重点村集体内部规范化管理及对外合法权益维护。
夯实“检察根基”
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一是深化沟通协作。全市检察机关构建知识产权协作保护机制共计9个,邀请七个部门及企业代表,召开“保护和促进中医药知识产权座谈会”,联合会签《关于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十条措施》。联合市公安局等部门开展“涉农领域假冒伪劣产品专项整治行动”。二是加强调查研究。与西北政法大学签订了《检校合作框架协议》,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申报2024年省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2篇农业知识产权检察论文获得省级以上奖励。三是打造品牌矩阵。秉持“以业绩树品牌,以品牌树形象”理念,打造咸阳知识产权检察品牌矩阵。秦都区院培树“秦药安澜.秦检筑防”中医药知识产权品牌,杨陵区院培树“农城护苗”农业知识产权品牌,武功县院培树“丝路电商检盾”电商知识产权品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