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1619”接续奋斗计划定向筹集社会慈善资金1200万元,资助对象1400名以上;全市新增各类老年助餐服务点439家,完成以旧换新适老化改造8381户;全市接收社会捐赠款物12.05亿元,支出救助款物11.38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21.24万人次……有力度有速度有温度,这是温州民政部门交出的“2024答卷”。
民政工作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市“两会”期间,记者专访了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正武。他表示,2025年,温州民政部门将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和“强城行动”决策部署,深化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和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等各项工作,全面助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
有力度
“1619”助力1400多名学子
在一个低收入家庭中,青少年往往是全家最大的希望。为了从根本上、源头上帮扶低收入家庭脱困,2023年9月,按照温州市委、市政府部署,温州创新启动“1619”接续奋斗计划,由温州市民政局牵头,联合市教育、人社、慈善总会等部门(单位)共同实施,旨在帮助低收入家庭16岁至19岁初中毕业生中未升学的、读书困难的孩子,重新入读中职、技师学校,希望通过三年学习,掌握一门技术,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从而摆脱家庭贫困。截至目前,“1619”接续奋斗计划定向筹集社会慈善资金1200万元,资助对象1400名以上,获评市改革突破奖银奖。
近年来,温州民政部门大力推进的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聚焦到了全年龄段困难群体。2024年,温州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被国家发改委纳入首批浙江共富实践观察内容,获评省高质量发展共富示范区典型经验。
胡正武表示,2025年,温州民政部门将进一步优化“综合帮扶在线”功能,完善低收入家庭精准画像库建设,加强低收入人口信息分层管理;优化教育帮扶场景,建立“1619”学生一人一条动态帮扶链条;同时积极推动增量项目开发,突出打造产业帮扶、就业帮扶领域拳头产品。
有速度
8381户完成“适老化改造”
2024年8月,浙江省民政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浙江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细则》。当年9月,温州民政部门迅速启动该项工作。“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目的就在于解决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实现生活的便利性,同时规避居家养老环境中存在的种种危险因素。”胡正武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以旧换新适老化改造8381户。
居家适老化改造,仅仅是温州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中的一环。2024年,温州老年友好建设打开新局,全市老年助餐服务点较2023年初增长113%,“老有康养”重大项目完成投资列全省第一,幸福颐养超市订单量超135万单,爱心卡激活、适老化改造扎实推进;出台全国首个《老年友好乡镇(街道)建设规范》地方标准。
胡正武表示,2025年,温州民政部门将创新深化老年友好城市建设,聚焦公共空间设施与环境全面(开展)适老化改造;做优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国家试点项目,持续推进认知障碍照护床位、社区建设,实现每万名老年人拥有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0张。
有温度
惠及困难群众189.4万人次
产业帮扶赋能推动低收入群体可持续发展,仅仅是2024年慈善促富惠民的一个缩影,温州市民政局精心设计、创新推出一批涵盖帮扶支持、发展提升、赋能可持续的慈善项目,比如以“慈善力量+基地+农户”模式,打造“农村造血型帮扶基地”55个,扶持瓯柑、茶叶、铁皮石斛等各地优势特色产业,带动项目周边困难农户创业增收;又比如在浙江省率先制定基于慈善力量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募集5000万元设立“慈善医疗救助共富基金”,全市的高额医疗费用化解率与医疗救助率均达到100%。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接收社会捐赠款物12.05亿元,支出救助款物11.38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89.4万人次。
胡正武表示,2025年,温州民政将积极汇聚“大爱温州”力量,继续深入实施慈善领域“共富同行”计划,引导慈善组织面向山区5县和海岛区“一老一小一特”实施慈善项目;开展“瓯越善才”培育,推动各地慈善文化园、慈善基地发挥枢纽型平台作用,选树推广一批优秀社区慈善实践案例,持续擦亮“大爱温州·善行天下”金名片。
祝国东普润所
好领导,干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