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下一步如何发展?2024年12月2日,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重点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建设,加强“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协调推进机制。这对全面推进河南省融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继续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硬联通”
河南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东西部的关键枢纽。在基础设施“硬联通”方面,河南省将继续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对接与合作,通过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重大能源合作项目及构建高效信息通信网络,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立更加紧密的物理连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此外,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河南省还需致力于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开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加速推进5G网络、云计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双方企业在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领域搭建合作桥梁。
二、加强对接“一带一路”规则标准“软联通”
在规则标准“软联通”方面,河南省将致力于推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规则对接和标准互认。目前,我省已构建起统一的贸易便利化体系,其目的在于简化跨境贸易的各个环节,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为国内外企业营造一个更加高效、顺畅的经营环境。例如,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同制定统一的海关程序和检验检疫标准,减少不必要的贸易壁垒,提高贸易效率;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探讨建立金融合作机制,设立共同投资基金,支持双方企业在对方国家的投资项目,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和风险分散。
我省还需积极投身于国际规则制定与修订工作中,以确保自身在国际贸易与投资领域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通过加强与倡议国家的政策沟通和协调,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创新型企业构建一个更为安全、稳固的市场环境,以此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入驻投资,进而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的过程中,我省还需注重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目前我省正着力优化政府服务流程,提升行政效率,并强化法律法规的透明度与公正性,旨在构建一个开放、包容、有序且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这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和企业入驻,也将为河南省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
在人民“心联通”方面,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举办文化节、艺术展览及学术研讨等活动,深化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推动民心相通;同时,还需积极推动教育机构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培养更多精通外语、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积极鼓励企业投身“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员工培训与文化交流事业,通过实质性的互动与合作,进一步加深人民之间的友谊,并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官员、企业家及学者构建更加宽广的交流合作平台。
重视媒体的作用。通过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媒体合作,共同制作和传播有关“一带一路”倡议专题节目,有效提升公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特别是社交媒体,精心打造“一带一路”专题网站及App,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民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平台。
此外,通过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借助教育、科技、文化及环保等多领域的合作项目,深化双方人员的直接交流,促进合作,从而在更深层次上达成“心联通”的愿景。友好城市关系的缔结,将为河南省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长期合作与共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开发跨国旅游线路、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节等活动,吸引更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游客来到河南省,亲身体验中原文化的独特韵味。
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还需力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强化环保合作,推动绿色发展,这是实现“心联通”的另一重要领域,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全球性挑战,携手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程。
四、“三联通”相互作用,全面推进河南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三联通”的相互作用,将为河南省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完善的基础设施为经济合作奠定坚实基础;规则标准的对接则便利了市场准入与投资;而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则构筑了合作的社会文化根基。
在“三联通”的基础上,河南省还需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领域,如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以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通过这些合作,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能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共同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区域合作共同体。
(作者:王珺琪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