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7月9日,走进凯里市碧波镇,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漫山遍野的蓝莓树郁郁葱葱,果树上一串串蓝紫色的果实饱满诱人,一片片美丽的绿色的“小山头”上饱含着生机与活力。
“今年,在凯里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我们又实施了2000亩蓝莓种植项目,全村蓝莓种植面积已突破6600多亩,逐步将蓝莓这个致富‘钥匙’紧紧攥在手里。”在凯里市碧波镇朝阳村硕果累累的蓝莓园里,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七支队派驻朝阳村驻村干部龙继自豪地说。
蓝莓因富含大量花青素等营养物质,被誉为“浆果之王”。近年来,朝阳村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瞄准蓝莓产业,积极引进企业发展蓝莓种植,昔日长满杂树野草的荒山荒坡变身为郁郁葱葱的蓝莓园,在带动群众增收的同时也带旺了乡村人气。
朝阳村,仅仅只是碧波镇在发展产业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碧波镇结合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商品蔬菜、精品水果蓝莓、茶叶、烤烟种植等产业,其中蓝莓作为该镇的主推优势特色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占据主导地位。
同时,该镇还结合当前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理清“三村工程”改革工作思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总体方针,紧紧围绕“党建+企业+合作社+农户”,充分发挥主导产业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到村发展,发挥企业在人才、管理、资金、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充分挖掘以朝阳村为主导的蓝莓产业优势,推动城乡生产和消费有效衔接,形成‘春观花、夏尝果、秋赏叶、冬品酒’的休闲旅游文化体系吸引周边市民‘愿来朝阳、想来朝阳、再来朝阳’,逐步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发展通道。”碧波镇党委书记龙小燕已经将目光投向如何将朝阳村的“蓝莓经济”发展模式“以点带面”的辐射到周边村寨,让周边的村寨也能享受到“蓝莓经济”带来的致富成果。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该镇已有6300亩蓝莓进入盛果期,其中朝阳村4640亩、大堡村580亩、王义村950亩、白秧坪村130亩,蓝莓平均亩产300-400公斤,年产量达940余吨,年产值2000余万元,解决长期就业120余人,带动季节性务工1000余人,人均年务工增收7000元以上。
“今年碧波镇新增种植面积2000亩,项目主要实施在朝阳村,蓝莓种植已成为我们碧波镇开启致富路的一把关键‘钥匙’。”龙小燕介绍道。“下一步,碧波镇力争到2023年达到万亩蓝莓乡镇的目标。”
有了目标和方向,就有了动力和希望。
为进一步促进蓝莓产业做大做强,碧波镇依托炉碧经济开发区蓝莓企业精深加工优势,计划在蓝莓鲜果的基础上,大力推动蓝莓果干、蓝莓饮料等蓝莓深加工产品研发,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将“小蓝莓”做成“大产业”,助力“莓”好乡村。
作者:王声锦杨光能编辑:李浩责任编辑:姚辉终审: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