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小红书博主“北京C”发帖称自己在家中发现了一本清朝的《红楼梦》,并晒出了这本古籍的照片,这本书不叫《红楼梦》而叫《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初版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
难道《红楼梦》神秘的后四十回出现了吗?结果可能要让广大红楼爱好者失望,因为这一版本的《红楼梦》其实上海古籍出版社已经出版了,在电商平台就可以购买。
在博主“北京C”晒出的古籍照片中有一张为该书的目录,不少网友十分好奇的开始研究这一版本的红楼大结局到底是什么,从章回标题上看似曾相识,第一百十九回写的是“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绵世泽”,贾宝玉中举出家,皇帝让贾家又复兴了,有网友指出“这不就是高鹗版的结局吗?”巧合的是今年1月另一名博主“巷口的胖猫”也在家中翻出了一本清光绪的《红楼梦》,这名博主也晒出了这本古籍的照片,并与“北京C”的版本进行了细致对比,发现在字体风格与画风呈现上存在着部分差异,“巷口的胖猫”确认自己家中这一版本的大结局也是程高版的。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介绍,博主“北京C”发现的这部《增评补图石头记》是光绪十年的版本,收录了姚燮(大某山民)王希廉(护花主人)二家的评语。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红楼梦三家评本》基于《增评全图金玉缘》整理出版,是姚王合评本的升级——姚王张(即姚燮、王希廉、张新之)三家评本,目前在售的有竖版繁体的,也有横排简体版本的,书名为《红楼梦注评本》(全四册)。《红楼梦三家评本》在2021年重新再版上架,初版在1988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红楼梦三家评本》原书题名《增评全图金玉缘》以规避禁毁,底本为光绪十五年(1889)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整理出版时,恢复了《红楼梦》原名,它在120回的《红楼梦》原著(程甲本系统)上,附加30多万字的夹评和回评,书中有人物绣像和回目插图共250余幅,画风细腻,在绣像插图史上具有一席之地。
在《红楼梦》的评本中,读者们最熟悉的当然是“脂评本”,即脂砚斋评《红楼梦》,在脂评之下其他诸家黯淡无光,不过其他评点文字同样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这是当时人留下的“弹幕”,是当时社会思想、文化思潮的反映,若要研究《红楼梦》其他诸家点评同样极具阅读价值。
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学术顾问严中介绍,到清朝光绪年间,《红楼梦》的各种印刷版本非常多,可能都有几百几千种,其版本十分复杂。有红学爱好者整理了其中部分版本,其中有定稿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的甲戌本;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己卯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的庚辰本;《红楼梦》版本史、传播史上第一个正式出版的排印本、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的程甲本;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程乙本,此外还有更多比较散的版本,比如杨继振旧藏的《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舒元炜序本、戚蓼生序本等等。诸版本之间存在一些不同,今年1月7日,《红楼梦学刊》刊登的由张翰林写作的《八种当代补佚类续书中十一钗结局对比浅探》一文中对当代主要的八种基本类型续书中人物的结局进行了对比。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要接触阅读《红楼梦》不同的版本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仅就上海古籍出版社一家而言,除了《红楼梦三家评本》一书外,该出版社还出版多种《红楼梦》古籍,如《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这是现存抄本中纪年最早的一种,曾经为胡适收藏,今藏于上海博物馆。馆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也有出版,还有馆藏于首都图书馆的《清乾隆舒元炜序本红楼梦(舒序本)》、晚清收藏家杨继振收藏的《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梦稿本)》,在整理本方面脂评汇校本当然不会缺位。此外上海古籍出版社还有一些关于《红楼梦》的画册,比如孙温、孙允谟绘制,旅顺博物馆编的《梦影红楼:旅顺博物馆藏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沈昭
校对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