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漂白》抄袭实锤

虎嗅APP 2025-01-21 14:14:14

爱奇艺剧集《漂白》制片方声称该剧改自陈枰同名小说《漂白》,片方没问题,至于小说《漂白》是否抄袭南方都市报的深度报道《漂白》,他们不知情,需要进一步了解。

这是扯淡!

爱奇艺《漂白》的编剧就是陈枰。也就是说,陈枰可算作爱奇艺《漂白》的主创团队成员之一。故此,爱奇艺《漂白》制作方没有任何借口推诿。

既然源头是陈枰的小说《漂白》,那么我就扒拉一下,这本书到底是什么货色。

据公开资料:2022年陈枰在作家出版社出了一本书,名叫《漂白》。

这本书220页,薄薄一本,没什么知名度,豆瓣评分5.9(拜我昨天手撕爱奇艺《漂白》剧之赐,热度还上升了)。

这本书共有七部分,核心章节是第四部和第五部,第四部分是锁定真凶,第五部分是跨省抓捕。其余几部分都是啰里啰嗦的拼凑杂糅。

可以负责地说:没有第四和第五这两部分,该书没什么阅读价值。

如,该书开篇就是这句:“雪城多雪,北回归线以南,秋阳似火。”

陈枰的地理课估计是体育老师教的。这种基本常识都不懂,显然奠定了本书粗制滥造的基调。

还可以负责说:正是全书精华的第四和第五两部分,大段大段抄袭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也就是圈内所谓的“洗稿”,更令人发指的是,一些表述甚至一模一样。

这是巧合吗?咱们慢慢捋。

小说:“葛守佳领命去抓一百里外的吉大顺。这是抓捕任务中的首要环节,一旦不成功,走漏了风声,四个罪犯,会以最快的速度鸟兽散。四滴水融入大海一般,无处打捞。”

南都报道:公安部网上通缉,亦是不了了之。四名犯罪嫌疑人如同水滴融入大海,全无踪迹。更离奇的是,他们的家人也一并“消失”。

批注:“四滴水融入大海”,看到这句,我火气就大,如此美妙的比喻,我当年掉了好多头发才想出,就被陈枰抄走了。

小说:小马掏出来一百块钱,放在收银台上:“充话费。”

“机器坏了,充不了。”

南都报道:“我要交费。”

“机器坏了,交不了。”

小说:葛守佳再喊:“四哥在吗?”

煤巷深处有人问:“你是谁?”

南都报道:“谁是二哥?”郑金玉问。

“你是谁?”角落里一个男人问。

小说:一块手机屏幕上的光亮,照在躺在床上的邓立钢的脸上。

南都报道:手机屏幕光照着他的脸,就是杨树彬。

小说:你看看这是什么位置?”我说。

邓立钢眨巴着眼睛,慢慢适应了光线,他说:“我离开雪城已经十年了,这里我完全不认识了。”

我指着前面的红绿灯告诉他:“这里是青檀街和通汇街的交叉路口,”

“那我知道了。”他收回了目光。

我说:“当年你是从这里跑路的,审判也将在这里进行。邓立钢,你从起点回到终点了。”

南都报道:当晚,在包头进行初审之后,杨树彬等四人被转移到哈尔滨警方的车上。在落网不到30小时内,在警方对他们追捕十年后,四名犯罪嫌疑人被押回哈尔滨市上游街76号,哈尔滨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巡逻七大队驻此办公。

大约100米开外就是哈尔滨市通江街116号。1993年1月7日,杨树彬伙同他人在那里的台球室持刀行凶,刺伤二人、刺死一人,同伙被抓获判刑,杨树彬逃脱,从此亡命天涯。

19年后,他又回到犯罪生涯的起点,也是他罪恶生涯的终点。

批注:“终点又回到起点”相当于文眼,是南都报道的小标题。

小说:立钢定下一条铁的纪律:我们对外宣称是堂兄弟,对内约定,私下不见面,不联系,不沟通。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再回雪城,更不能跟雪城的任何人建立联系。

南都报道1:三个男人以堂兄弟的关系示外,互相约定:“私下不见面,不联系,不沟通。”只有每年春节时,杨树彬才会把大家召集到家里一起吃顿饭。

南都报道2:“漂白”身份后,杨树彬定下一条规矩: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再回哈尔滨,更不能跟哈尔滨的任何人有任何联系。

批注:小说把南都报道两处并做一处。表述几乎完全一致。

小说:邓立钢问:“你敢走吗?”老宋头两眼一瞪:“你看我敢不敢?!”邓立钢说:“还是让我走到你前面吧。”他一跃跳上窗台,打开窗子,扭头看着老宋头说:“你敢再提一个走字,我立马从这里跳下去,往后你们宋家老老小小,张着大嘴,喝西北风去吧!”涉及到生存,老宋头立刻住了口。宋红玉一把,把邓立钢从窗台上拉下来。

南都报道:马景志是一个脾气倔强的老头,邻居听到他总跟女婿吵闹,有一次两个人吵红眼了,“王学礼”情急之下要去跳楼,这才平息了岳父的怒气。

批注:跳楼的细节是我在包头采访凶犯小区邻居获悉的细节。警方材料中没有。属于独家。

小说:老宋头身在异乡,没有亲戚没有朋友,脾气越来越古怪暴躁,三番五次吵闹着要回桦原老家去,惊动了左邻右舍和小区保安,前来围观劝解。

南都报道:岳父的脾气也越来越暴躁了,大声叫嚷要回东北老家,好多次都把小区保安给惊动了。

批注:这个细节是我采访杨树彬小舅子获悉,并向小区保安求证。警方材料中没有。属于独家。

小说:邓立钢在电话里说:“《新闻联播》报道说从2012年1月1日开始,中国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将增加指纹信息。”他叮嘱大家,一定要保存好身份证,丢了也不要去补办。

南都报道:“二哥”说,《新闻联播》报道称从2012年1月1日开始,中国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将增加指纹信息。“二哥”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存好身份证,同时再去公安局补办一张身份证,以防丢失之虞。

批注:小说抄袭很拙劣。当事人本意是趁身份证新规还未实施,赶紧去补办一张不需要录入指纹信息的身份证,将来备用。小说却说丢了也不补办。没有身份证如何出门?毫无常识。当然洗稿嘛,顾头不顾腚。‍‍‍‍‍

小说:邓立钢的母亲和他刚出狱的弟弟,突然在雪城消失了,跟他们同时消失的,还有桦原市宋红玉的父亲和弟弟。这件事,狠狠地给了我迎头一棒。我带人搜查了他们的家,一点有价值的信息都没有。这种情况在以往案件中是很少见的。恼怒过后,我很快冷静下来,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邓立钢和宋红玉携带全家出逃,那么他们的目标就会被放大,这给侦查带来的机会,也就成倍增加了。

南都报道:在走访了平房区100多户人家及50多家单位之后,警方发现杨树彬的母亲及弟弟在2006年突然搬走了,亲友都不知道他们的去处。而戢红杰在吉林老家的父亲和弟弟也同期“失踪”,再无信息。这在以往案件中是很少见的。许建国认为,如果杨树彬和戢红杰携带全家出逃,那么他们的目标就会过大,给侦查带来的机会也就增加了。

小说:其中一个叫孙学明,经查,除了病是真的,姓名籍贯,出生年月全是假的。从邓家的一位远亲那里获悉,邓立钢的弟弟邓立群,两年前曾一人返回雪城治病,他无意中发现,邓立群病历卡上的名字,叫“孙学明”。

南都报道:警方从杨家的一位远亲处知悉,杨树彬的弟弟杨树凯前些年曾一人返回哈尔滨治病,他去探望时,无意中发现杨树凯病历卡上的名字叫“王×凯”。警方在该医院果然查到了一个叫“王学凯”的病人,但挂号单上登记的地址是假的,线索中断。

批注:其实我采访中知道这个远亲名字,但出于隐私没写,小说完全可以化用一个假名,增加说服力,但洗稿的人哪里会想到这么多。另外,我原稿其实有个笔误,挂在病人床头的不叫病历卡,应叫床头卡。没曾想,这个错误也被陈枰原样抄走。嘿嘿,真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啊。‍‍‍‍‍‍‍‍‍‍‍

小说:

我说:“邓立群改了姓,肯定是把身份漂白了。拖家带口,这么大一个群体走了,不可能隐藏在一线二线的大城市,因为目标太大了。他们在三线四线的城市里,生活下去没问题。在南方的可能性很小,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包括语言交流都会有困难。”

我拿着圆规,以北京为中心,划了一个黄河以北的半径。

“这里是适合他们生存的地区,这个半径,就是黑吉辽,包括内蒙还有河北等省市的一二线城市。”

先从孙姓,开始模糊查询。后面带上明字,然后是孙学,后面是百分比。从他出生年份半径里面的人开始细查。年龄往上放宽五年,往下放宽五年。工作了大半个月,没有结果。我又开始失眠了,睡不着觉,把他们的照片打印出来,坐在灯下看。脑袋里突然灵光一闪,立刻跳下床,重新上网。我把查询年龄,往下又挪了两年。查到倒数第二页,第一个人竟然就是孙学明!这是整个案件的转折点。

南都报道:

这是事情的转折点。“9·11”专案组以使用普通话及生活习惯为依据,在淮河以北,圈定吉林、辽宁、山东、河北、北京、黑龙江等省市的一二线城市,一场大规模的网络搜索开始了。为了防止杨树彬等人在年龄上做手脚,他们把年龄上下放宽5岁,然后在数百万的人口信息库中筛查。

5天过后,筛查完毕,没有找到“王学凯”的信息。许建国不肯放弃,又提出把筛选对象年龄上下放宽6岁,再次筛查。就在翻到人口信息库中倒数第二张照片时,他们觉得有些面熟,几个人挤在一起,反复核对,正是改名为“王学凯”的杨树凯。

打开“王学凯”的全户信息,他母亲名叫刘凤云,这正是杨树彬母亲的名字。她虽然还在使用真实姓名,但出生年月日从1945年4月11日改为1948年9月6日。

批注:“这是事情的转折点”被洗为“这是整个案件的转折点”。不过从开头挪到结尾。陈枰还挺有心机的。除了这句关键断言,再比照其他细节,可以说是照样改写。

小说:我说:“你的整个计划,算得上天衣无缝,但是百密必有一疏。你给你妈漂白身份,张慈云三个字,一个字也没改,只是把她的身高和年龄改了,我很奇怪,这不该是你的疏忽啊。”

提到母亲和弟弟邓立钢没那么硬了。他说:“我妈有病,记性不好,记不住新改的名字。一但出去走丢了,反倒会节外生枝。”

南都报道:后来杨树彬说,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他不敢为她改名,“怕她犯病,叫不上自己名字,引起别人怀疑。”

小说:吉大顺没有身份证,又不回原籍补办,曾经引起过肖丽英的怀疑。以为他小偷小摸,犯了事不敢回家。绝对没想到,他身上背着的竟然是命案。

南都报道:马健华说,她隐约感知吴宏业、杨树彬等人“身上有事”,但没有想到“背有命案”,她对吴依然痴情,所以答应了杨树彬的要求。

小说:肖丽英,是一个三十岁有几分姿色的女人。吉大顺经常来这里买东西,一来二去两人混熟了。肖丽英的丈夫吴建栋,跟她一起来城里打拼。一双儿女留在了偏远的山里,由爷爷奶奶照看。吴建栋话少,木头木脑的。用肖丽英的话说,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响屁来。给他当老婆,日子过得憋闷。吉大顺不一样,买五袋方便面,能逗得肖丽英笑半个小时。他若是有些日子没来,肖丽英会觉得心里缺了一大块。

吉大顺相貌下乘,泡女人却是高手。三勾两挂,就把她勾搭上了手。肖丽英没见过啥世面,吉大顺让她床上地下,全方位体验到了做女人的快乐。窝窝囊囊的吴建栋,咽不下这口窝囊气,跟肖丽英吵了一架。肖丽英给了他两个选择,一,离婚;二,回老家种地照顾儿女,不要再出来了。那男人选择了后者。

南都报道:据村民介绍,马健华是蔡家崖镇大坪头村人,后嫁入苏家塔村。王华眼老实木讷,马健华能说会道,善与人联络,且颇有姿色。他们家中一直是马健华说了算。10多年前,王华眼举家到内蒙古东胜打工。那是一个煤炭富庶的地区,很多山西人在那里挖煤。据在一起打工的老乡说,王华眼不会挣钱,常遭妻子鄙视,夫妻感情淡漠,马健华带着儿女另过。二人一度有离婚的传言。

批注:没想到,恁大年纪的陈枰写起小作文还挺让人面红耳赤的。虽然表述不同,但核心事实相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四名逃犯及其家属“漂白”身份的过程,南都报道专门用了三四千字来揭示。陈枰的小说没有复刻细节,把过程做了提炼。具体就不展开。

小说:背井离乡,孤独和失落感会时常袭来。邓立钢每年春节,都把大家聚到家里吃一顿饭,刻意营造出亲情浓烈,其乐融融的气氛。

其实每次聚会,石毕和吉大顺心里都非常紧张。他们知道邓立钢心狠手辣,对他都抱有戒心,怕他在酒菜里面下毒。邓立钢和宋红玉两口子吃哪个菜,他们才跟着下筷子。酒也是他们家的人先喝,他们才敢跟着喝。

南都报道:为了排遣大家背井离乡的孤独和失落,杨树彬每年春节都把所有人聚到家里吃一顿饭。在掩人耳目的同时,刻意营造出一团亲情和其乐融融的气氛。

其实每次聚会,张玉良及吴宏业都不敢喝杨树彬准备的酒水,他们后来交代说,害怕酒水里下毒。然而,他们又不敢跟杨树彬散伙。他们始终觉得,在全世界所有人里,和他们最亲密却是这个人,因为他们至少是同一类人。

批注:这些细节是我采访杨树彬的小舅子获悉,独家报道。

小说:他抬起头看着我说:“你不要把我的事,告诉我的儿子。”

邓立钢有这个心思,是我没想到的。“为啥?”我问。

他说:“我怕我儿子长大以后,抬不起头来。”

南都报道:审讯到最后,他苦苦哀求警方不要将事情告诉儿子,担心他将来做人抬不起头来。

批注:一个罪大恶极的凶犯尚且有舐犊之情,担心让后人蒙羞,陈枰,你的羞耻心呢?

时间有限,目前先扒拉这些。是不是抄袭,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南方都市报的《漂白》一文总共15000字,被陈枰的小说《漂白》抄袭和引用了如此之多,且都是核心信息,简直丧心病狂。

陈枰自称曾到哈尔滨采访过办案人员以及杨树彬的弟弟,那么专案组和杨树彬弟弟不知道的细节,她又从哪获知?为何这么巧和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雷同,甚至一些语句完全一样。

再说说标题《漂白》。陈枰狡辩称,“漂白”这是一个通用的警方惯用术语。‍‍‍‍

所谓“漂白”,就是假冒身份,2010年代初,社会上曝出诸多冒名顶替上学和工作的新闻,为何全国成千上万家媒体和记者没用“漂白”作为标题?‍‍‍‍‍‍‍‍‍‍‍

常用汉字就这些,听起来都是大白话,但如有珠玉在前,并且公开发表,就不能抄袭。人得要脸啊!搞创作的人,难道心里没点逼数,一个好标题要呕心沥血才能获取,对作品的传播可谓至关重要。‍‍‍‍‍‍‍‍‍‍‍‍

“活着”是个常用词吧。余华之后,还敢用《活着》做小说标题吗?‍‍‍‍

当然,陈枰肯定敢。毕竟她曾把著名作家毕飞宇的代表作《推拿》都给剽了。

关于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我把前领导龙志的评述贴在此作为结尾:

猛哥这篇调查稿是我签发在南都《深度周刊》的封面报道。大家看到的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但记者调查过程的艰辛没法体会。敏感案件,突破难度大,时间地点跨度长,初稿交上来后,猛哥还做了几次补充采访和证据验证,折磨得够呛。更别说在彼时环境下,报社承担的刊发压力。

稿子编辑是吴倩姐姐,标题也是吴姐姐取的,爱奇艺连名字都原封不动的抄,不能说十分猖狂,也是匪夷所思!

奉劝爱奇艺《漂白》剧团队及陈枰悬崖勒马,正视内心,遵守法律法规和良俗功德,知错就改,挨打就要立正。赶紧联系南方都市报版权团队和南方报业集团法务团队,积极善后。如果还继续狡辩,我会死磕到底。

不怕告诉你们,我手头还有大把证据。记者的调查功夫岂是尔等可以小觑。

3 阅读:51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3

用户10xxx23

2
2025-01-22 12:05

不能说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