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 邓倩倩
在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的侨乡古村落福林村,闽南红砖古厝星罗棋布,番仔楼中西合璧。2018年以来,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将课堂搬进这里,村里许多闲置破败的老宅经师生们“陪伴式的营建”,重新焕发容光,展示其厚重历史底蕴。实地测绘复原老建筑营建工艺,设计新功能激活历史空间,数字化采集建筑信息及文化遗产……厦门大学师生正通过拯救濒临破败的乡土建筑,守护乡愁记忆。
乡村出题,高校师生揭榜
厦门大学建筑系副教授王量量是最早参与福林村营建的老师之一。他发起成立厦门大学乡村营建社,时常带着学生往村里跑。“乡村中的营造智慧非常值得后人学习研究。”王量量说,团队以“嵌入式教学”实现校村共建,带动教学和科研扎根乡村,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校村共建以来,师生团队为福林村制定了古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修建性详细规划,修缮和活化书投楼、斗室山庄、清源别院等近10栋传统建筑,设计与改造10余处微景观。
“从本科开始参与乡村营建,我们的课程作业和毕业设计以乡村规划和建筑修复改造为主,许多作品都已经落地实现,也让我对乡村产生浓厚的感情。”厦门大学建筑系博士生黄文灿说。
眼下,福林村一处百年老宅“绿野山房”正重获新生。本已多处坍塌残损的主体架构,经过整体加固与修缮,已转危为安。村口的农业遗产渡槽被保留下来,增设的景观墙、石笼花池等相映成趣。断壁残垣重砌成层层起伏的山墙,红灯笼、石磨等装饰物件,勾起浓浓乡愁。
穿过山墙窄巷,村居灯火璀璨。“村子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老建筑活起来,老物件留下来,记忆中的家乡又回来了。村子环境得到改善,吸引许多游客来这里寻找故乡的味道。”福林村党支部书记许景景说。
数字赋能留住文脉记忆
当历史远去,如何留存建筑背后的文化根脉?在修缮历史建筑时,一位从菲律宾返乡的老侨胞说:“修好了老宅,想让子孙后代都回到这里拜堂结婚,很担心下一代忘记了故乡的根……”
这一席话深深触动了王量量,他和团队决定创建乡村数字博物馆,依托厦门大学“闽台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记录乡村曾经发生与正在发生的一切。
“利用数字化技术记录建筑遗产与人文精神,是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王量量介绍,运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测绘和记录乡村环境、村民生活方式等历史文化信息,再借助VR等技术,将其展示在数字平台。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五寨乡埔坪村是台湾五大家族之一“雾峰林家”的祖籍地。两岸林氏宗亲往来频繁,留下许多同宗同源的祠堂、土楼等文化遗产。厦门大学师生将村里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思永楼修缮改造为“迁台记忆馆”,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展览、生动的场景还原和VR互动体验,让更多人了解“两岸一家亲”的血脉亲情。
乡村数字博物馆计划正在福建多地探索开来,目前已覆盖260多个乡村。一些沉寂的村子陆续被“数字”激活,游子得以在指尖上与家乡相连。
2024年2月,团队成员黄文灿收到一位马来西亚女生陈永达的来信。陈永达说,从网站上看到泉州市永春县岵山镇铺下村的数字博物馆,终于了解到爷爷口中的老家。陈永达特别激动,想带爷爷一起回故乡看看。
乡村振兴与遗产保护相辅相成
近年来,乡村营建团队的师生陆续走进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龙岩市长汀县客家村落丁屋岭、漳州市南靖县河坑土楼聚落……从古厝修缮到文化挖掘,从遗产保护到乡村振兴,持续探索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课题。
在世界文化遗产地漳州市南靖县云水谣,由厦门大学乡村营建团队设计的百年土楼“长荣楼”民宿化改造刚刚竣工。它融合传统建筑肌理与现代居住空间,展示农耕文化与闽南风俗,一开业便吸引许多游客慕名入住。当地活化利用土楼,催生了民宿文旅新业态,如今云水谣年接待游客量超370万人次。
实践证明,乡村建筑遗产是镶嵌在乡土大地上的明珠。乡村营建团队用设计手笔赋予它们鲜活的生命力,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载体。
“我们为乡村编制保护规划方案,以历史建筑、村巷景观微改造为抓手,带动人与乡村的同步更新。”厦门大学乡村营建社指导老师、建筑系副教授韩洁说。
在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院前社,厦门大学乡村营建团队利用古厝营建实践基地,探索高校活化利用古厝空间的共建模式,在“造物”与“塑人”中,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厦门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李苏豫说,基地配备图书与绘画工具,推广乡村美育,开放“乡村文创图书馆”,邀请村里老人儿童共同使用,村民电影之夜、周末儿童彩绘等项目受到村民喜爱。
厦门大学师生们还通过乡村景观修复和建筑文化遗产活化,织补乡村社会人际网络,重塑文化自信与内生动力,带动更多人参与乡村振兴实践。
“乡村振兴为遗产保护提供物质基础和发展机遇,遗产保护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灵魂。”王量量说,乡村营建充满魅力,它织补亲缘,整合业缘,也凝聚了地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