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冬夜里,他们与钢花共舞

新华社 2025-01-21 15:57:16

新华社照片,洛阳(河南),2025年1月21日

1月21日,初炼结束后,工人在检查残留余钢量与炉底情况。

冬夜里,位于河南洛阳的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冶炼车间内机器轰鸣,钢花飞溅。1600多摄氏度的钢水将炉前温度带到了近50摄氏度。电炉班的工人顶着高温,头戴防护盔,身着阻燃服,手持测温探棒在炉前忙碌,与钢花共舞。

一炉钢水从初炼到精炼再到出钢,需要近3个小时的作业时间,期间电炉班的工人们需要监测炉内温度、含碳量、含氧量等各种数据,确保钢材达标。生产忙碌的时候,电炉班的工人们每晚要炼4-5炉钢。

近年来,中信重工冶炼车间电炉班不断创新突破,核电、航天领域用钢等冶炼难题相继被攻克。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新华社照片,洛阳(河南),2025年1月21日

1月21日,天车将初炼好的钢水转运至精炼炉。

冬夜里,位于河南洛阳的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冶炼车间内机器轰鸣,钢花飞溅。1600多摄氏度的钢水将炉前温度带到了近50摄氏度。电炉班的工人顶着高温,头戴防护盔,身着阻燃服,手持测温探棒在炉前忙碌,与钢花共舞。

一炉钢水从初炼到精炼再到出钢,需要近3个小时的作业时间,期间电炉班的工人们需要监测炉内温度、含碳量、含氧量等各种数据,确保钢材达标。生产忙碌的时候,电炉班的工人们每晚要炼4-5炉钢。

近年来,中信重工冶炼车间电炉班不断创新突破,核电、航天领域用钢等冶炼难题相继被攻克。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0 阅读:6
新华社

新华社

新闻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