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六年,被西北风沙吹了十三年之久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回京述职,由于当时慈禧太后正在

星胖虎 2025-01-21 16:10:56

光绪六年,被西北风沙吹了十三年之久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回京述职,由于当时慈禧太后正在病中,因此44岁的慈安太后单独召见了左宗棠。 西北的黄土高原上,一位年过花甲的将军正准备启程返回京城。这位将军就是在西北奋斗了十三年的陕甘总督左宗棠,他即将结束自己在西北的使命。 这十三年时光,左宗棠在西北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战歌。自同治三年起,他带领大军平定陕甘回变,收复新疆失地,让这片广袤的疆域重回大清的版图。 左宗棠深知,要巩固西北的统治,光靠军事力量是不够的。他在西北大力兴办军事工业,建立了兰州机器局、制造局等军工企业,为边防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装备保障。 治理地方,不能只靠强兵,更要富民安民。左宗棠在西北推广棉花种植,发展纺织业,让百姓能够自食其力。他还设立义学,兴办教育,为西北培养人才。 在西北的日子里,左宗棠过得并不轻松。他每年领取的养廉金两万两,大部分都用在了公务开支上。在他的带领下,西北军队秋毫无犯,百姓安居乐业。 十三年的时光,足以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左宗棠治理西北的政绩,在当时就得到了朝廷和民间的一致认可。当时的西北,从一个动荡不安的边陲之地,变成了一片安定繁荣的热土。 最能说明左宗棠政绩的,就是他离开兰州那天的场景。那一天,整个兰州城的商铺都自发地歇了业。街道两旁,百姓们自发排成长队,向这位为他们带来安定生活的清官跪拜送别。 他带着满身的风沙和功绩启程东返,却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更为复杂的政治环境。这位在西北之地建立了不朽功勋的将军,即将面临人生的另一个重要转折点。 光绪六年的春天,左宗棠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京城。由于慈禧太后身体抱恙,主持召见的是年仅四十四岁的慈安太后。 这次召见与寻常大不相同,慈安太后对左宗棠表现出了极大的重视。她详细询问了西北的治理情况,对左宗棠十三年来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慈安太后特意赐予左宗棠一副咸丰皇帝生前所用的墨镜。这份赏赐不同寻常,因为这是咸丰帝的遗物,代表着皇室对左宗棠特殊的信任和认可。 召见结束后,左宗棠得到了暂时休整的许可。但这短暂的平静很快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 就在左宗棠被召见后的几天,宫中突然传出慈安太后驾崩的消息。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以至于整个京城都陷入了震惊之中。 对于这个消息,左宗棠表现出了强烈的质疑。他公开指出,自己前几天还见过慈安太后,她的精神状态十分清朗有力,怎么会突然驾崩。 这种质疑在当时的朝廷中掀起了不小的风波。恭亲王不得不出面劝阻左宗棠,希望他不要再追究这件事。 左宗棠的质疑很快传到了慈禧太后的耳中。这件事成为了左宗棠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此前,慈禧太后对左宗棠一直持支持态度。但是这次事件过后,慈禧对左宗棠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在当时的朝廷中,慈禧太后掌握着最高的权力。她对大臣态度的改变,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很快,朝中就开始出现了不利于左宗棠的言论。一些官员开始质疑他在西北的治理方式,甚至对他的清廉操守提出质疑。 这种政治氛围的变化,给左宗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作为一个经历过战场的将军,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风骨。 在左宗棠的一生中,清廉二字始终如影随形。就连朝廷派人彻查他在陕甘的账目时,查出的"问题"也格外特别。 那些被查出来的"可疑资金",全都是左宗棠的养廉金。每年两万两的俸禄,他都记在了两司的账上,用来支付那些不好开支的公务费用。 这种清廉不是偶然,而是贯穿了他在各地为官的始终。从江西到浙江,从福建到陕甘,左宗棠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道理:清官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去做。 即便是在位极人臣之时,左宗棠的生活也十分清简。当他想在京城买一处房产安度晚年时,却发现自己的积蓄根本买不起紫禁城附近像样的宅子。 这样的清廉在当时的朝廷中是很少见的。慈禧太后曾经暗示他,可以趁着在两江任上多积攒些钱财,给子孙留下些余荫。 但左宗棠始终没有接受这种暗示。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为官作风,这也让他在仕途中遭遇了更多的困难。 李鸿章势力对左宗棠的打压,首先从他的亲信开始。曾经富甲天下的胡雪岩,因为与左宗棠的关系,最终家道中落。 不仅是胡雪岩,左宗棠的其他亲信也遭遇不测。周崇傅被迫离职,台湾道刘璈更是被杀害在宁古塔。 这些打击并没有改变左宗棠的立场。在两江总督任上,尽管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左眼完全失明,但他仍然坚持巡视各个港口和炮台。 越南战事爆发时,与李鸿章的求和主张不同,已经年过古稀的左宗棠表示要亲率大军共赴国难。 这种坚持让他在朝中的处境更加艰难。但他仍然多次上书,坚持抗击外敌的立场,认为与其赔款,不如用这些钱来打仗。 最终,在福州行辕,这位为国尽忠的清官走完了他的一生。当地百姓认为,那天的雷雨和城墙的崩塌,是上天在为一位清官的离去而悲伤。

0 阅读:0
星胖虎

星胖虎

给他爱5原创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