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回购利率周内升至4%以上,LPR利率连续4个月保持不变|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指数周报

第一财经 2025-01-21 19:25:30

在1月13日至17日的当周,中国金融条件指数先升后降。1月16日,指数一度攀升至1.02的高点,这也是指数自2024年以来首次回到正值区间。指数的上升主要由上周货币市场资金面的超预期收紧所带动。主要货币市场利率周中快速攀升,其中R001利率由1.76%上升至2.6%,R007利率由2.1%上升至4.19%。从周内均值来看,R001与R007利率均较前一周上升100bp以上。

我们认为,市场资金面收紧的背后有三方面的因素:1)1月中旬是财政缴税高峰,缴税对市场流动性起到“抽水”作用。2)上周债券市场发行量和净融资量较前一周大幅上升,两者升幅均达到1万亿元左右。3)央行近期整体的流动性投放偏紧。

央行偏紧的流动性投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1月13日之前,央行已连续三周通过逆回购净回笼流动性;2)1月15日,共有9950亿元的1年期MLF到期,而MLF的续作要等到1月25日,虽然央行在15日同步投放了9595亿元的7天逆回购,但显然资金供给的期限缩短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市场的波动。

1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2024年GDP较上年增长5%,工业增加值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进出口总额增长5%,CPI上涨0.2%,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0.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表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带动中长端国债收益率小幅回升。

1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月LPR,其中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LPR利率已连续4个月保持不变。

正文

一、中国金融条件指数概况

在2025年1月13日至1月17日的当周,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金融条件日度指数均值为-0.45,与前一周相比,指数上升1.65。在1月16日,指数一度攀升至1.02的高点,这也是指数自2024年以来首次回到正值区间。

指数上升主要由资金面收紧所带动。上周周中,主要货币市场利率快速上升并且升幅显著,其中R001利率由1.76%上升至2.6%,R007利率由2.1%上升至4.19%。我们预计,随着央行扩大短期流动性供给,资金面紧张的情况有望逐步缓解,并带动指数回落。

二、货币市场

1.货币市场成交量与利率

在1月13日至1月17日的当周,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明显收紧,包括R001和R007的主要回购利率在周中大幅上升,随后回落。从成交量来看,上周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均值为5.7万亿元,较前一周下降1.55万亿元。

从资金价格来看,上周主要货币市场利率均大幅上升,并且衡量全市场的R001与R007利率上升幅度更为明显。在隔夜回购利率中,上周R001与DR001利率均值分别为2.79%和1.88%,分别较前一周上升117.38bp和34.46bp。1月16日,R001利率一度上升至3.94%。在7天回购利率中,上周R007与DR007利率均值分别为2.94%和2.2%,分别较前一周上升126.91bp和56.86bp。1月16日,R007利率一度上升至4.19%的高位。

非银的资金面情况较银行更为紧张。上周R007与DR007之间的利差快速攀升,由1月13日的8.12bp上升至1月16日的185bp。无论是回购利率的上升幅度,还是银行与非银之间的流动性差异,都创下2023年年底以来的最高值。

2.央行货币政策

上周市场资金面紧张导致货币利率快速上升,其背后有三方面的因素:1)1月中旬是财政缴税高峰,缴税对市场流动性起到“抽水”作用。2)上周债券市场发行量和净融资量较前一周大幅上升。3)央行近期整体的流动性投放偏紧。

央行偏紧的流动性投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1月13日之前,央行已连续三周通过逆回购净回笼流动性;2)1月15日,共有9950亿元的1年期MLF到期,而MLF的续作要等到1月25日,虽然央行在15日同步投放了9595亿元的7天逆回购,但显然资金供给的期限缩短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市场的波动。

在1月13日至17日的当周,央行通过7天逆回购累计投放资金近1.5万亿元,共有309亿元的逆回购和9950亿元的MLF到期,央行净投放资金4589亿元。

1月19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召开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座谈会。2024年10月,央行会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创设了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金融机构表示该工具受到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广泛欢迎。2024年全年,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计划近3000亿元。政策工具实施以来,已有超300家上市公司发布使用银行贷款回购增持公告,市值百亿以上公司占比超四成,政策工具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1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月LPR,其中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LPR利率已连续4个月保持不变。

三、债券市场

1.债券市场发行

在1月13日至17日的当周,债券市场的发行额和净融资额均较前一周大增。其中,债券市场总发行额为1.84万亿元,较前一周上升9299.57亿元;债券市场净融资额为9442.47亿元,较前一周上升1.04万亿元。

从融资结构来看,上周政府、金融与非金融企业三部门债券融资均大幅上升。从政府部门来看,上周国债净融资3630.2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666.73亿元,整个政府部门净融资4519.93亿元。从金融部门来看,上周同业存单净融资1813.8亿元,政策银行债净融资1577.3亿元,整个金融部门净融资3380.6亿元。从非金融企业部门来看,上周公司债、中票、短融和资产支持证券分别净融资233.9亿元、679.15亿元、743.66亿元和69.64亿元,整个非金融企业部门净融资1541.94亿元。

从增速来看,今年开年多项债券余额同比增速超过往年同期。截至1月17日,政府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16.7%,较2024年同期增速上升1个百分点;金融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13.9%,较2024年同期增速上升3.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券余额同比增速为6.7%,较2024年同期增速上升5个百分点。

2.债券收益率走势

1)利率债

在1月13日至17日的当周,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均上升。从短端来看,1年期以下国债收益率普遍受到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偏紧的影响,其中1月期、3月期、6月期以及1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升48.37bp、29.82bp、21.25bp和10.73bp。从中长端来看,2024年经济数据出炉,中国经济表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中长端国债收益率小幅回升。1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2024年GDP较上年增长5%,工业增加值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进出口总额增长5%,CPI上涨0.2%,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0.1个百分点。从国债来看,上周2年期、5年期、10年期以及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升13.18bp、3.15bp、3.04bp和1.63bp。

从国债利差来看,在1月13日至17日的当周,国债期限利差持续收窄,这主要是由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而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所导致的。上周,10年期与1年期国债之间的差值较前一周下降7.7bp至39.76bp。从年内来看,国债期限利差已较年初下降19.33bp。

2)信用债

在1月13日至17日的当周,各品种信用债收益率普遍上升。在AAA级债券中,5年期企业债、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率分别上升7.93bp、6.63bp和7.58bp。在AA级债券中,5年期企业债、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率分别上升3.4bp、3.41bp和6.3bp。

信用债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同步回升。上周在AAA级债券中,5年期企业债、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分别上升4.77bp、3.47bp和4.43bp。在AA级债券中,5年期企业债、公司债和资产支持证券与国债之间的利差分别上升0.25bp、0.25bp和3.15bp。

四、股票市场

1.一级市场

在1月13至1月17日的当周,A股融资总额为29.31亿元,较前一周下降186.41亿元。

近期,A股一级市场融资有所改善。从过去三周的融资情况来看,A股整体融资638.24亿元,其中IPO融资69.69亿元,增发融资561.06亿元,增发占总融资的比重接近90%。

2.二级市场

在1月13日至17日的当周,A股主要股指普遍上涨,其中上证综指上涨2.3%,中小板指上涨3.2%,创业板指上涨4.7%。自去年10月以来,以股指同比增速减去10年期国债收益率所衡量的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改善。

上周A股日均成交量为1.18万亿元,较前一周上升4.9%。从市盈率来看,上周A股加权平均市盈率为16.92,较前一周上升1.9%。A股融资与融券的差额回升至1.8万亿元以上,占A股总市值的比重约为2.2%。

0 阅读:7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是上海广播电视台/SMG旗下的财经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