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将至,近日,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检察院“莎姐”检察官戴静,前往铜梁区的全德学校,为专门矫治的孩子们送上一场法治课新春快问快答“期末考”。
学校里有场特别的“期末考试”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增加了关于“专门矫治教育”的内容。2022年全德学校正式运转,检校合力挽救罪错未成年人。“学校春节不放假,在校矫治的孩子,就在学校过年了。”全德学校副校长刘继开介绍道。
今年春节,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铜梁区人民检察院把全德法治课的“期末考”做成了新春法治快答赛。
“校园欺凌有哪几种类型?”“身体欺凌、语言欺凌、社交欺凌以及网络欺凌。”
“未成年人只能在哪些时间玩网游?”“周末节假日的晚上8到9点,每天不超过1小时。”
“哪些场所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台上话音未落,台下的小于(化名)唰一下把手举得笔直。小于站起身来却显得有些紧张:“酒吧、网吧、KTV……还有……”在身边同学的“支招”下,小于终于补齐了剩下的答案:“密室逃脱和剧本杀也应当采取措施、限制时间,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半年前,小于因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铜梁区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被送入全德学校。短短几个月,经过学校的行为训练、课程学习,“莎姐”的跟踪帮教、心理辅导,小于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努力学习并积极参加劳动,操行评定更是屡屡加分。“‘莎姐’,我还要好好学法,争取早日离校,回家陪陪父母。”比赛结束后,小于鼓足勇气对戴静说。
“还要学一门技术,会做点‘活路’,才好回归社会,回馈父母。”戴静表示,检察机关联合专门学校、学生家长以及主管部门,按照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家庭情况,加强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打通罪错未成年人回归社会纵深发展之路。形成的“推动专门学校建设·监督做实罪错未成年人分级矫治”工作成果成为“十大具有重庆检察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假期孩子有这些行为家长要制止
目前,重庆市内中小学已经放假,戴静提醒家长,假期中如果孩子出现一些不良行为需要注意并制止和进行教育。比如吸烟、饮酒、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等不良行为,以及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
“实施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我们在办案中发现这种情况,也会依法对其予以训诫,并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她说。
戴静特别提醒,沉迷网络也属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不满16周岁不得开通网络直播,平台应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消费、打赏。家长也要管好自己的身份信息,防止孩子用家长身份证实名刷直播、玩游戏。一旦发现孩子偷偷用家长账号进行大额充值、刷礼物消费,需要第一时间采取合理措施,向网络平台声明真实交易人身份,并作出否认孩子交易行为的意思。也可向检察机关申请支持起诉,退还充值、打赏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