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产业、新能源汽车、专精特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有新部署

新京报 2025-01-21 21:54:49

1月21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介绍,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四成,有效发挥了“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张云明表示,下一步加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研究出台促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文件

“2024年我国工业经济克服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呈现出3个特点。”张云明提到。

从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9个保持增长,电子、有色、化工、汽车等重点行业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超4成。从地区看,31个省份中29个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到93.5%。10个工业大省平均增速为7%左右,绍兴、南昌等工业大市实现两位数增长。

数字产业包括电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2024年1—11月完成数字产业业务收入31.7万亿元,同比提升5.4%,增速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信息通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服务部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4%。利润方面,数字产业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

目前,数字产业领域已累计支持建设了1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基础软件等领域核心技术加快突破,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等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2024年1—11月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5%。

推动基础电信企业进一步提升电信业务线上办、异地办的能力,APP和客服热线等线上渠道业务办理量占比超过90%,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全国3万家营业厅支持跨省通办,覆盖所有的区县。开展“数字适老中国行”活动,3000余家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研究出台促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加强数字产业运行监测,强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衔接落实,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

研究开展整车企业集团化管理

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迈上千万辆级台阶,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在汽车新车总销量中的占比达40.9%。

当前,中国向全球供应了70%的电池材料、60%的动力电池。以充电服务为例,我国已建成充电桩1281.8万个、换电站4443座,形成全球最大规模充电网络,15分钟充电80%的快充技术实现量产应用。

“落实好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等优惠政策,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深化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张云明提到。

张云明表示,要优化“双积分”管理政策,探索开展汽车碳排放、汽车动力蓄电池碳足迹管理,推动核算标准和结果的国际互认。研究开展整车企业集团化管理,支持优势企业提质增效做优做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不断优化产业生态。

在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家电领域消费增长尤为突出。例如,2024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3%。2024年“十一”期间,国内市场彩电销售额同比增长28.1%,75英寸、85英寸电视和MiniLED电视等产品进入了更多中国家庭。小家电年产量占全球80%。

陶青表示,下一步,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制定增强轻工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内需行动方案;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产品下沉到乡镇和农村;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在消费品工业领域的融合应用。

抓紧修订出台《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2024年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高于大型企业2.8个百分点。工信部善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2024年共处理投诉4.8万笔。

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全国科技和创新型企业数量超过60万家。“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7%,以占全国规上工业中小企业3.2%的数量,贡献了10.9%的利润。培育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00个,创造年产值7.8万亿元,同比增长9.9%。

张云明介绍,下一步,工信部抓紧修订出台《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2025年再支持30个以上试点城市,新认定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研究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积极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我国目前已经有178家国家高新区,2024年1—11月,全部国家高新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7万亿元,同比增长4.4%,利润总额1.9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约30%。

全部国家高新区汇聚了全国约30%的高新技术企业、40%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的独角兽企业和科创板上市企业等,培育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六大类高技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国家高新区有五类在全国的占比超过30%,已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地。

“下一步,支持国家高新区布局建设一批中试验证平台和高能级孵化器,做强做大主导产业,支持区内企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围绕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推动一批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支持有条件的国家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陶青提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陈维城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