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两会代表热议“科教人才强省建设”:科创引领,“就在江苏”人尽其才

扬子晚报 2025-01-22 07:37:22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再一次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的重要性。如何高质量推进科教人才强省建设,更好的留人、用人,助力人才成长?两会进行时,来自教育领域的代表委员们就此话题,带来了自己的观点——

[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学子创造更广阔空间]

适应人口结构变化,持续推进优质本科“扩容”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调研发现,面对人口比例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叠加影响,我省高等教育要积极适应需求变化,加强系统设计和长远规划,增强对教育强省建设的牵引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福祉。

根据人口结构变化预测,未来十年高等教育将迎来人口峰值。对此,他建议,要解决供需矛盾突出、办人民满意教育,就要适应人口结构变化,扩大规模回应需求,从优化院校结构和加大资源投入方面持续推进优质本科“扩容”。支持专科院校升本、职业院校举办本科层次教育,进一步扩大“双一流”大学在苏招生规模,同时加大对“双一流”高校投入,为江苏教育强省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在一流学科建设方面,目前全省共有16所“双一流”高校,全国第二,“下一轮‘双一流’将要扩容,我省要抓住契机,使‘筑峰引领行动’尽快落地,在群山之上立主峰。”

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保护孩子“动手动脑”的好奇心

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直接关系到国民总体科学素养。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委员,本次省两会,江苏省政协委员、镇江第一中学党委书记吴铁俊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建议》,针对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教育理念滞后、专业师资短缺、资源利用不足、缺乏科学评价等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建议,为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明显提升出一份力。

“建议加强目标引领,完善评估机制。充分发挥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在普及与提高、选拔与培养、探索与创新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请进来,走出去’‘玩中学,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中做到科普教育和科创教育并重。”吴铁俊表示,科学教育绝不仅仅是“校园里的科学教育”,而是“全社会的科学教育”,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走出校园、允许他们试错犯错抓起。用好优质线上资源,将人工智能、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深入开展以情境式、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为标志的“STEM”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大胆创新的能力。

[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为创新发展蓄势聚能]

精准对接,推进高校学科地图与产业地图融合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去年刚落地江苏的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明确区域中心要发挥牵引作用,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为全国首批唯一试点,区域中心备受各方期待。

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蒋军成表示,南京工业大学将以江苏建设区域中心为契机,推进学科地图与产业地图融合发展,构建“中心+节点”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做好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优化重塑,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支撑师生创新创业的“双中心”,有组织有目标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蒋军成表示,转移的“最初一公里”扶持与“最后一公里”推进同样重要。为此,南工大在省内高校中较早开展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组织专门的团队帮学术型教授验证其早期成果的可行性,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原理或技术可行性研究、性能测试、市场竞争分析、二次开发、中试熟化等验证服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在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技术经理人”百人团队的共同努力下,11个概念验证项目已落地转化。

发展绿色生产力,完善江苏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

近年来,江苏省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积极探索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有效途径,有不少创新探索的成功案例。然而,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张利民在调研中也发现,当前江苏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尚未形成统一规范,价值核算链条衔接不够紧密,价值核算结果应用场景有待拓展。”张利民表示,江苏生态产品价值经营开发成效显著,但在认识和实践层面同时存在对生态产品价值的“认识误区”,生态产品“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破解。

张利民建议,省相关部门可进一步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建立全省统一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夯实“两山”转化基础;发挥多部门协同作用,提高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效能;拓展核算结果应用场景,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多元转化,建立“两山”转化项目库,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转化落地。

[强化人才队伍关键支撑,人人尽展其才]

赋予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完善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

本次省两会,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李向东重点关注招才引才。

李向东表示,江苏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深厚的产业底蕴。近年来,江苏省在人才政策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人才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江苏省也面临一些挑战。

对此,李向东建议,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尤其是优化科研项目管理,建议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方式,赋予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简化项目申报、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科研诚信管理体系和科研不端行为查处机制。同时,加大对科研团队的经费支持力度,保障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江苏应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设立青年人才专项基金,支持青年科学家开展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的研究工作。建立健全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体制,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让更多有潜力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李向东说。

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当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激励政策相对有限,尤其在人才引进方面,高职院校毕业生往往面临较高的门槛。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也影响了就业积极性和就业质量。”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田敏建议,优化对高职毕业生的引才政策。

“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放宽高职学生获取人才引进的条件,明确高职学生在人才引进过程中所涉及的高级技能证书类别。在现有政策基础上,适当扩大政策优惠范围,可以尝试将高职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江苏省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的情况纳入人才引进的考量范畴。”

田敏建议,拓展毕业生就业岗位,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线上校企供需对接信息交互平台,挖掘链上骨干企业和重点企业岗位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企业用人需求信息与高职院校专业信息的实时动态更新,将企业的岗位需求与学校相关专业毕业生进行对接,提高供需信息匹配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甜子

校对李海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