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言同声]致同合伙人杨希耘:东南亚投资格局重塑,中企驶入新蓝海

新浪财经 2025-01-22 11:25:05

在当下的全球经济版图中,东南亚凭借其蓬勃活力与无限商机,成为国际投资领域焦点之一。近年来,中国企业对东南亚的投资热情高涨,该地区的投资格局也在持续演变。

近日,在致同媒体分享会上,致同昆明东南亚事业部合伙人、老挝团队负责人杨希耘,就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的战略机遇、投资潜力挖掘,以及致同的服务助力等关键内容,与众多媒体记者展开深入探讨。

投资格局重塑,中企觅得新机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东南亚投资增长强劲。杨希耘指出,2023年起,东南亚投资格局快速变化: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的趋势下,东南亚却连续三年保持增长;国际资本流入,推动东南亚投资格局重构,金融业、专业服务和科技领域增长迅速,高科技产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战略升级和转型。

杨希耘表示,总体来看,投资东盟能够为中国企业带来三方面战略机遇。

第一,东盟提供了一个低关税的区域市场,在有助于打破贸易壁垒的同时,也将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确保供应链和市场的稳定性;

第二,在新兴行业领域,提供技术合作与研发投资契机。2023年,东盟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多达60多家,数量仅次于美国、中国和印度,且东盟国家对技术转让限制较少,成为中国企业技术发展和创新的新兴基地;

第三,东盟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与旺盛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为中国企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区域优势尽显,可再生能源潜力大

杨希耘认为,东南亚国家当前在四个方面优势突出: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枢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基地,2020-2023年,东盟可再生能源产业平均每年吸引270亿美元绿地投资,约占东盟FDI总量的25%;是世界中产阶级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是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最高的地区之一。

杨希耘进一步分析称,可再生资源在东南亚投资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有:

东南亚国家关键材料储量丰富,如新能源电池主要的原料镍,印尼和菲律宾储量在全球占比超三分之一,泰国锡矿、越南和老挝稀土储量可观;

劳动力资源充沛,为光伏组件和电动汽车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支持;

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如半导体产业,保障了电动汽车的生产;

良好的气候条件为光伏和风能发电提供了自然基础。

杨希耘强调,可再生能源供应链非常长,从上游的关键材料的开采与提炼,到中游光伏组件、电池等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再到下游可再生能源的发电、传输、销售,整个产业链对经济带动作用巨大。他认为,可再生能源供应链投资将是东南亚未来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

致同多元服务,赋能中企投资

杨希耘表示,致同作为综合商业顾问机构,主要从四方面助力中国企业提升在东南亚的投资价值:

一是在绿地投资和并购交易,以及国际工程承包方面,提供尽职调查、投资架构设计、财务模型搭建、税务和投资风险分析等综合服务;

二是项目海外落地后,在经营阶段提供管理与业绩提升,以及海外合规经营咨询等服务;

三是提供专业审计服务;

四是税务和合规服务,通过合理税务规划,为企业节税、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并确保财税合规,避免因违规行为而面临罚款、税务稽查甚至法律诉讼等风险。

0 阅读:1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