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有两位顶级名臣,一个是足智多谋的张居正,一个是刚直不阿的海瑞。可惜,两人始终没能合作,甚至连交集都没有。
海瑞,人称“海青天”,是明朝昏暗官场中的一股清流。嘉靖皇帝沉迷修仙,不问政事,百官争权,朝政浑浊。海瑞不畏生死,一纸《治安疏》骂醒嘉靖,让百官无地自容。嘉靖本想杀他,但调查发现海瑞一身清白,只是希望大明更好。海瑞因此入狱,后得裕王释放,并委以重任,肃清朝野。
而张居正,自幼聪慧过人,十二岁中秀才,二十三岁中进士,年纪轻轻就进入官场。他目睹朝堂腐败,提出治理方针却无人理睬。于是,他游历天下,发现百姓生活困苦,土地兼并严重。回京后,他开始广交人脉,等待时机。终于,在嘉靖驾崩,穆宗去世,小皇帝万历登基后,张居正坐上首辅职位,开始推行改革。
张居正先从吏治下手,更改官员审查机制,然后让小万历勤俭解约,减少财政支出。接着,他推行赋税改革,从劳役钱粮皆收改成了以“银”代“粮役”,精简收税模式,避免官员从中获利。同时,他还重新丈量田地,打击权贵阶层。
然而,就在这时,海瑞与张居正出现了分歧。海瑞认为应该查明贪官污吏,平分土地给百姓。但张居正考虑的是要保证新政顺利推行,不能给权贵阶层留死路。两人因此立场不同,最终站在了对立面。
张居正为了推行新政,不惜与光同尘,接纳世间的污秽。而海瑞坚守信仰,坚决不同流合污。两人虽立场不同,但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千古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