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莫汉·辛格:印度政坛“非同寻常的正派人”

参考消息 2025-01-22 18:30:19

参考消息网1月22日报道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近日发表题为《曼莫汉·辛格释放了印度虎》的文章,作者是萨利勒·特里帕蒂。全文摘编如下:

1991年6月,曼莫汉·辛格在睡觉时接到印度总理纳拉辛哈·拉奥的首席秘书打来的电话。辛格被告知,他将成为印度下一任财政部长。辛格很惊讶。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政府顾问和前央行行长,他当然了解经济的复杂性,但在此之前,他的角色主要是执行政客们作出的决定——而他自己从来都不是政客。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时,这个全球人口大国是“跪”着的。由于印度依赖中东石油,并与苏联——它很快就不复存在了——进行易货贸易,印度的外汇储备已经跌至历史最低位。长期以来,国内批评人士一直抱怨“印度式增长速度”,即每年2%至3%的乏力增长。财政赤字一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经常账户赤字扩大到3%,国家只有大约17亿美元的微薄外汇储备,只够三周的进口。英国《经济学人》在当年5月的一篇特别报道中称,印度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老虎,它需要释放自己。

拉奥知道经济需要紧急修复,他需要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来作出明智的决定。说话温和的辛格,学者出身,曾任印度储备银行行长,并曾担任计划委员会(一个现已解散、为印度制订五年计划的机构)副主席。他在58岁时担任大学拨款委员会副主席(一份舒适的闲职)。他不是任何人的首选。据报道,拉奥笑着告诉他,“如果成功了,我俩都有功;如果失败了,我会责怪你并解雇你”。

不过,拉奥为辛格提供了实施关键改革所需的政治庇护。辛格很快开始废除阻碍印度商业发展的管制,在他的领导下,印度经济发生了转变。也许辛格最大的成就是他打开了关着老虎的笼子,同时确保穷人不再受到伤害。包容性增长是辛格的首要任务,在他担任财政部长期间以及后来的两届印度总理任期内,他都坚持走这条路。

受凯恩斯主义影响

辛格1932年出生在加赫,一个当时属于英属印度、现在属于巴基斯坦的村庄。早年,他在乌尔都语学校上学,他的家人在家里说旁遮普语。他家里很穷。他们是锡克教徒,在1947年血腥而动荡的分裂时期——穆斯林向西迁移到巴基斯坦,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向东迁移到印度——辛格作为15岁的难民随家人来到印度。

辛格是一名聪明的经济学专业学生,先在旁遮普大学学习,后来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之后,他在牛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撰写了一篇关于印度出口的论文,题为《印度的出口趋势和自我持续增长的前景》。

关于他在剑桥大学的时光,辛格说,“我第一次意识到政治在塑造人类事务方面的创造性作用”。他还称赞琼·鲁滨逊和尼古拉斯·卡尔多两位老师塑造了他的世界观。在接受英国记者采访时,辛格称赞鲁滨逊唤醒了他的自我意识,让他质疑世界,并让他接触到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世界观——凯恩斯相信政府干预和稳定国民经济的力量。反过来,卡尔多缓和了鲁滨逊的观点。卡尔多的观点是左翼的,他钦佩中国。这让辛格意识到,实施凯恩斯主义可以使资本主义与社会公平保持一致。因此,辛格会以一种良好的社会公正感来深刻理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大刀阔斧改革

辛格是一名实干家,不喜欢华丽的辞藻或时髦的口号。像许多受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影响、在独立运动中成年的那一代印度人一样,他把甘地的一条建议牢记在心:当有疑问时,“回想一下你可能见过的最贫穷、最软弱的人的脸,问问自己,你考虑的方案对他是否有用”。

为帮助穷人,辛格需要刺激经济增长。在1991年成为财政部长后,他迅速让卢比贬值。这促进了出口,还降低了关税,刺激了投资。他开启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曲折进程,并发起一场吸引外国投资者的运动。当时,我是驻新加坡的一名记者,我记得有很多印度官员访问这个岛国寻求投资。一名印度官员在我当时参加的一次新加坡投资峰会上表示,印度以前曾用各种规定束缚投资者,但现在将铺上红地毯欢迎投资者。

辛格花了很长时间说服自己的政党,国家需要什么。印度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和他的女儿英迪拉·甘地在印度独立早期建造了一座社会主义大厦(辛格也在创建中出力)。尼赫鲁希望国家控制经济,而英迪拉·甘地希望国家占据所有主导。在她的领导下,银行被收归国有,粮食贸易被置于中央政府控制之下,大企业被禁止投资大型机构,而要支持效率低下的小机构。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的政客们从给优待企业发放许可证和执照中获益。

辛格的改革旨在从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些状况。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新加坡,外国记者协会邀请辛格在时尚的莱佛士酒店举行的例行午宴上发表演讲。记者们问他印度改革的深度和诚意。《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迈克尔·理查森告诉辛格,想投资亚洲的人有很多国家可供选择,竞争也很激烈。理查森问,中国正在前进,而辛格的改革面临严重反对,为什么投资者要选择印度呢?

辛格冷静地转移这个问题,并把它变成积极的东西——强调印度民主治理的美德——这是一项被低估的技能。他彬彬有礼的语气巩固了他作为绅士的声誉,使他与那些热衷于政治目的、大声鼓噪煽动群众的政客拉开距离。

在担任财政部长的五年里,辛格让企业融资变得更加容易,修改了限制企业扩大规模的法律,开放了此前受到限制的行业,允许外国品牌在印度做广告和经营,并允许印度人持有外币。

投资银行家赫门德拉·科塔里曾将美林公司和贝莱德公司引入印度,他在2017年接受采访时告诉我,辛格是第一位了解全球金融运作方式的印度财政部长。

推动经济增长

国大党在1996年大选中失败。在两次短暂的联合政府之后,印度人民党的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于1998年上任,寻求利用拉奥和辛格发起的经济改革。

进入2004年大选时,公众认为瓦杰帕伊和印度人民党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将轻松获胜。然而,印度人民党的“印度之光”运动没有奏效,国大党大获全胜。

国大党最初希望前总理拉吉夫·甘地的遗孀索尼娅·甘地担任总理。但印度人民党发起反对国大党的运动,包括批评索尼娅的意大利血统。索尼娅拒绝了这个职位,并建议辛格领导政府。就这样,辛格成为印度首位非印度教徒总理。他还成为继尼赫鲁之后首位连任的总理。

辛格不是一位天生的政治家。他在1999年竞选人民院(议会下院)议员失败,此后由国大党提名进入联邦院(议会上院)。辛格柔和的声音经常被误认为温顺,他的礼貌举止被误认为软弱,他的正派被认为不适合从政。但辛格束手束脚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着一个名为“团结进步联盟”的松散联盟,除了一个“共同最低纲领”之外,这个联盟几乎在任何事情上都无法团结起来,而这个纲领全是陈词滥调。

2005年,辛格与美国签署一项核合作协议,这差点让辛格的政府土崩瓦解。根据该协议,印度将获得其核电站所需的技术,并且能够更容易购买核燃料——考虑到印度没有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这是一个重大步骤。但这项协议在辛格的左倾盟友中不受欢迎,他们不希望印度与美国走得太近。辛格在议会面临不信任投票,最终他赢了。但在此之前,国大党议会领导层收买选票的指控浮出水面。

在贫困中长大的辛格知道,许多印度人仍然没有从自由化中受益,因此他采取重大措施来减轻贫困。最重要的或许是2005年的《全国农村就业保障法》,它制订了一项提高农村收入的计划。由于该计划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一些经济学家谴责它是可怕的失败,但也有人支持它。得益于该计划,婴儿营养不良的情况有所下降,股票市场也繁荣起来,外国投资继续涌入。

团结进步联盟在此期间实现重大变革,获得食物、教育和工作成为一项基本权利。印度宪法承认食物权,但在2013年通过《国家粮食安全法》之前,这些社会经济权利只是被视为国家的责任,而不是公民可行使的权利。

团结进步联盟通过了一些法律,将国家向民众提供食物和初等教育作为国家的法定义务,而不仅是福利。政府还公布一项独特的身份认定计划,以便更有效地分配福利和简化交易。这一举动得到世界银行的赞扬,尽管一些人认为这增加了穷人获得福利的障碍,以及公民自由主义者提出了对隐私的担忧。此外,强有力的《知情权法》鼓励民间社会团体和记者向政府问责。

团结进步联盟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切,是因为经济繁荣:在辛格政府执政的头五年里,印度保持7%到8%的经济增长率(除了全球经济衰退的2008年)。事实上,到2007年,印度是世界上增长第二快的主要经济体。

在辛格领导下,印度的外交关系也有所改善。自1962年印度和中国发生短暂战争以来,乃堆拉山口一直被关闭。2003年,在瓦杰帕伊担任总理期间,印中双方签署一项协议,重新开放这条通道。它于2006年正式重新开放,标志着印度与中国关系的改善。辛格与美国总统小布什和奥巴马的私人关系都很友好,印度在与阿拉伯世界保持良好关系的同时,也改善了与以色列的关系。

印度政坛“特例”

然而,在经济继续扩张的同时,燃料成本上升,维持补贴变得更加困难。选民们变得焦躁不安,反对党抓住腐败问题不放。随着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和购物中心的出现,不平等现象变得更加明显。期望值上升让那些经济状况不好的人认为这个体系不公平。

辛格以个人正直著称,但他的形象严重受损。他在反恐问题上被视为软弱:没有人忘记2008年的孟买连环恐怖袭击事件。恐怖分子袭击了孟买的两家豪华酒店、主要火车站和一座犹太教堂,造成175人死亡。2012年,一名妇女在德里的一辆公共汽车上遭到轮奸和杀害,这进一步损害了辛格的形象。部分原因是当时辛格在就此事对全国发表讲话时的冷漠,以及安全部队在处理因强奸案而对政府感到愤怒的抗议者时采取了高压手段。

印度人民党成功放大这样一个信息:辛格无能,国大党在反恐和安抚少数民族方面软弱无力,印度教徒需要在极端民族主义者纳伦德拉·莫迪这样的人领导下团结起来。再加上腐败指控,这些因素制造了一场完美风暴:2014年初,已经做过两次心脏手术、81岁的辛格说,他不会寻求第三个任期。在那年大选中,印度人民党上台执政,这是25年来第一次有一个单一政党获得多数席位。

在印度政治的激烈博弈中,辛格是一个独特的例外:他没有大量追随者,由一个不再能扶植尼赫鲁-甘地家族成员的政党提拔到这个位置,因专业技能和正直诚实而被联盟内伙伴接受。他不是天生的政治家,这既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弱点。

在他面临的所有指控中,最令辛格痛心的可能是那些质疑他诚信的指控。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的个人诚信是显而易见的。英国《独立报》称他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领导人之一”,“一个非同寻常的正派人和一个优雅的人”。

辛格曾在他的第二个任期即将结束时说,历史会善待我的。在这一点以及在他一生中面临的大多数重大问题上,他都是正确的。(编译/龙君)

0 阅读:181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创刊于1931年,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