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2024年,浙江省谋划并启动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重点推出六大举措,着力实现“六个转变”,旨在巩固拓展原有农村电影放映成果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探索由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向电影公共服务转型,推动浙江省电影公共服务转型升级、扩面提质。
近日,潮新闻正式推出“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大家谈”专栏,首先邀请全省首批11个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试点县(市、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围绕贯彻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和全国电影局长会议精神,聚焦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谈认识体会、试点举措和预期成效,为全省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贡献试点经验和方案。
在浙江省首批深化电影公共服务改革试点名单中,衢州市开化县以探索“公益电影+模式”入选。近年来,开化县在全县各镇村中心地带,选定了14个便于人员集聚、容纳人员较多的位置,设置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同时将农村电影放映融入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提升群众观影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并结合各种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同步开展农村电影放映。
今天,我们请到了开化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燕,来聊一聊开化县在电影公共服务改革上的实践与探索。
我们开化县位于钱塘江源头,是浙江省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特征。近年来,开化县牢牢抓住电影公共服务改革机遇,依托全覆盖的农村文化礼堂,做好基层文化阵地资源的统筹使用,创新探索“公益电影+模式”,多场景多业态供给电影公共服务,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2024年,开化县全年放映公益电影3334场,惠及群众13万余人次,在如何让乡村夜晚“有声有色”上,有一些具体的思考和做法:
完善机制,推动电影服务效率不断提高
一是注重供需匹配。针对群众日渐多元化的观影需求,我们按照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分门别类开展供给,如老年人爱看年代电影,小朋友爱看动画片等,那就依托“浙影通”平台进行点单式服务;此外,电影放映前夕,在镇村电影微信工作群公布影片预告,收集群众需求,将放映影片选择权交给群众。二是强化放映队伍。面向热爱电影事业、具有电影行业从业经验的人员,择优选聘组建一支专业且高效的放映员队伍,由县委宣传部在全年的电影放映过程中开展动态考核,进行绩效评价;同时,适时开展电影放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放映员的专业素养。三是拓宽放映时段。综合考虑天气、农忙时节、寒暑假等各种因素,根据实际需求将电影放映的时间段拓宽,在必要的情况下,白天也可以开展电影放映,将观影的时间选择权交予群众。
多措并举,探索电影场景供给不断丰富
一是探索“电影+展示”新模式。开化县建有电影珍藏馆,整个场馆以“老电影”为主题,以老电影放映技术传承、老电影文化传播等为主要内容,记录了农村电影的放映历程。藏馆由展示区、体验区和放映区三个部分组成,共收藏了电影放映设备、电影海报、电影杂志等藏品300余件。在开展电影放映时,我们也对馆内的电影老物件进行展示,唤起群众对旧时电影放映的记忆和情怀。二是建立“电影+研学”新路线。依托电影珍藏馆,与省内的高校合作,建立研学路线,打造研学基地,目前已经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育部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的实践基地,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传承红色根脉研学基地。常态化组织老电影放映员、电影爱好者、高校电影专业学生等群体到电影馆参观学习,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电影主题研学、科普公益活动80余场次,千余人次来参观。三是打造“电影+集市”集聚区。我们整合各类优质资源,集聚电影放映人气,实现电影和人流的双向奔赴。如在室内固定放映点、室外流动放映点等场所开展“集市”活动,设置义诊、政策宣讲、反诈宣传、积分兑换等各种摊位,为群众提供多样化选择,使电影公共服务更加“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
拓宽渠道,助力电影放映效果不断增强
一是扎实推进闭环监管。我们规范电影放映流程,依托“浙影通”平台,开展放映线上审核,收集影片放映数据、监测放映报告等,及时掌握电影放映现状,精准有效实现闭环监管;二是适时调整映后服务。在电影放映后,通过镇村微信群、线下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群众反馈意见,及时了解群众感受和心声,动态调整放映服务。三是持续放大宣传效应。常态化做好观影信息、群众反馈、放映服务、电影放映员事迹等宣传报道,不断扩大群众对公益电影放映的知晓度,提升电影公共服务的传播力。
电影公共服务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繁荣基层文化发展的一项惠民工程。下一步,开化县将勇担改革试点使命,积极统筹各类资源,推动电影服务持续优化,放映形式更加丰富,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力争为全省电影公共服务改革工作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