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寻子路,终让爱回家

新黄河 2025-01-23 10:06:26

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对于四川人陈晓菊来说,是个期盼了多年的好日子。25年前,她的小儿子李顺兴意外失踪,失去儿子的这些年,她一直活在深深的自责与痛苦中。在蛇年春节到来之前,儿子找到了,见面之时,母子二人相拥而泣,诉说彼此的思念之情。

25年前,陈晓菊年仅两岁的小儿子李顺兴在四川绵阳失踪,给全家生活笼罩了阴影。陈晓菊回忆,2000年9月1日,孩子在自家服装店附近玩耍,由于自己忙于接待顾客,一时疏忽,儿子便不见了,她在商场内反复搜寻,始终不见儿子身影,便拨通了丈夫的电话,告诉他这个消息。之后,夫妻二人分头行动,从商场到附近街区,甚至通过出租电台呼吁司机师傅帮忙寻找。终于,有一个商家告诉陈晓菊,他看到有个孩子在路边不慎摔倒,被一个中年妇女抱走了。

陈晓菊意识到事态严重,立即将情况告诉丈夫。思考片刻后,他们赶往汽车站和火车站寻找儿子。一个小时后,陈晓菊丈夫在火车站候车厅发现了儿子的小自行车,便迅速找到火车站工作人员,报警求助。工作人员查询了当天所有当地出发以及途经的列车,并安排列车员在车上协助寻找,但遗憾的是,始终未能找回李顺兴。寻子心切的夫妻二人赶往绵阳电视台,刊登了寻人启事,并向辖区公安机关报案。警方迅速成立了专案组,但由于当时的客观条件限制,李顺兴一直音讯全无。那段日子,夫妻俩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家中服装店也因此关闭。每当夜深人静时,陈晓菊总是坐在自家楼下的长椅上,心中满是自责。

2007年,陈晓菊举家搬迁到了四川眉山,后因需要照顾老人,又回到了老家遂宁。“这些年里,我们从未放弃过寻找儿子,只要有一丝线索,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踏上寻子之路,尽管每次都失望而归。但我始终坚信,总有一天会找到儿子。”

千里之外的河北邢台,王建(化名)过着平淡但温馨的生活,家中有四个姐姐,虽然不富裕,但一家人其乐融融。2024年10月,王建突然接到了当地派出所的电话,通知他需要去做采血入库。他以为自己遇到诈骗,便匆匆挂断了电话,岂料几天后,派出所再次打来了电话,详细了解情况后,他去做了采血。一个月后,他得知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父亲告诉我,我是被母亲抱养回来的,但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觉得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失落和迷茫笼罩着我。”

后来,王建接到了绵阳市胡祥雨警官的电话,才知道自己当年丢失的经过,以及亲生父母二十多年来的坚持。他的心情也从最初的不安和忐忑,慢慢转变为了迫切和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他们,想知道他们这些年过得好不好。”

1月22日晚,在由绵阳公安、绵阳妇联、北京缘梦公益联合举办的“四川公安团圆工作室2025常态化反拐团圆行动”第一场认亲仪式上,陈晓菊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儿子。“是我的儿子,让妈妈好好看看你。”团圆现场,陈晓菊泪流满面,双手捧着儿子的脸颊久久不愿松开。对于她来说,这是一份最好的新年礼物。

记者:赵桂凯编辑:孙菲菲校对:杨荷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