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残疾人幸福生活之光——我市积极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是以“小切口”解决困难重度残疾人“大烦恼”的民生实事工程。2024年,我市紧紧围绕最基本、最迫切、最可行的改造标准,实行“一户一策”,通过个性化改造,为1009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服务,超额完成省残联下达的960户年度目标任务。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实施使用情况如何?有没有需要维修和整改的设施?1月21日,记者跟随市残联工作人员一起,走访了几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地探访无障碍设施使用情况。
床边加装了扶手,进门的门口装了栏杆把手,卫生间里装了洗澡的小椅子……说到改造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家住田家庵区淮河路车站村的王琪根本停不下来,满脸笑意地向记者展示起房间里的各种“小惊喜”。王琪是肢体一级残疾,平时只能坐轮椅,独立出行也很困难。“多亏了市残联和社区工作人员帮我在家里安装了这些辅助器械。现在我一个人就能洗澡了,也能在附近转一转了,真的帮我解决了大难题。”
家庭是残疾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一个台阶、一道门槛都可能成为残疾人难以逾越的“天堑”。家住田家庵区淮河路社区的闫瑞祥肢体残疾,行动不便。自从家里安装了手摇升降晾衣架、沐浴凳、淋浴安全扶手、马桶安全扶手、洗面盆边安全扶手、床边护栏等无障碍设施,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活动范围也扩大了。“残联和社区帮我们安装的这些设施,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感到很幸福、很满足!”闫瑞祥的老伴林凤年告诉记者,“以前,我总是担心他上厕所摔倒或在家里够不到高处,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安心多了。”说到这,记者看到闫瑞祥和老伴的脸上露出幸福和开心的笑容。
2024年,我市重度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工作始终坚持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围绕居家生活“无障碍”这个中心,以“一户一策”为原则,兼顾个性化和人性化需求,聚焦精细化服务,为残疾人家庭量身定制改造方案。通过聘请第三方专业公司,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需服务,结合残疾等级、居家条件及生活障碍实际情况,经与残疾人家庭商议后实施“私人订制”改造方案,把有限的改造资金用到刀刃上,最大限度满足残疾人日常生活需要,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如厕难、洗澡难、出门难等问题,提升了残疾人生活质量,创造了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此外,市残联还提供了改造“服务卡”,及时发现并解决设施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月报和定期调度制度,强化后期督查,实行重点督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保质保量打造优质工程,提高残疾人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以“小家”的无“碍”,连接起关注残疾人民生的大“爱”。
记者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