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创新无未来
风品:陈晨
2025开年以来,恒瑞医药喜事不断。
1月20日晚,公司公告称,子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复方氨基酸(16AA)/葡萄糖(12.6%)电解质注射液的《药品注册证书》,该品为国内首仿,视同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批准适应症为肠内营养不可行、不足或禁忌时的成人患者提供肠外营养,补充氨基酸、电解质和葡萄糖。
1月6日,恒瑞医药正式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花旗及华泰国际。21日又新增瑞银香港为整体协调人。
恒瑞医药表示,H股上市可有效扩大国际知名度。香港市场的国际投资者基础广泛,有助提升公司全球医药业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实现海外市场突破。
回望近30年心路,恒瑞一直饱有革新韧性、向上活力,见证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奋进史。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面对全球化大潮、创新迭代新周期,这个“医药一哥”再次主动迎接挑战、奔赴A+H,将讲述哪些价值新故事、秀出哪些实力肌肉值得期待。
1
全球化结硕果A+H水到渠成
大航海时代,资本成了一种关键竞争力。尤其是想在国际化舞台做大做强,打开一扇资本窗口必不可少。回顾恒瑞医药,上一次融资也是唯一一次,还是25年前的A股上市节点,彼时募资4.79亿元。可以说,恒瑞医药这些年跻身行业头部基本靠的是自给自足。折射了龙头成长韧性,也为二次上市打开遐想空间。
整体看,恒瑞医药国际化已取得一定成绩。如2025年初的第43届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年会上,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江宁军分享了几个数据:连续六年被美国《制药经理人》评选为“全球制药企业50强”企业;跻身全球药企市值TOP20;2024年Citeline发布“全球制药公司管线规模TOP25”榜单,恒瑞排名第8。自2013年起,营收复合年增长率约14%,远超同期全球制药市场的约4%。
2024年12月,恒瑞打响国产DLL3ADC出海第一枪,宣布将创新药SHR-4849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美国IDEAYABiosciences公司,潜在付款总额达10.45亿美元。
拉长维度看,自2018年以来,恒瑞医药已与全球合作伙伴进行12笔对外许可交易,涉及15个分子实体,交易总额约120亿美元,首付款总额约4亿美元,另有若干合作伙伴股权。
人员配置上,恒瑞医药近年不断焕新全球化人才,如全球BD负责人JensBitsch-Norhave,拥有跨国药企近20年的BD经验。再如招股书透露,为配合全球扩张,恒瑞医药进一步加强CMC系统并强化质量团队建设,并聘请了有三十多年全球制药行业经验(包括美国FDA工作经验)的首席质量官。
目前,恒瑞医药产品在40多个国家实现商业化,在遵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美国FDA等海外监管机构的生产质量方面拥有丰富经验。2024年1月、7月和10月,公司共获美国FDA对三款首仿药的简化新药申请(ANDA)的批准。公司2024年三季报中也提到,将收到MerckHealthcare1.6亿欧元对外许可首付款确认为收入,利润增加较多。现有及潜在的全球合作伙伴时常对公司进行考察,并为多项长期合作提供机会。
可见,恒瑞医药不打无准备之仗,此番二次上市也是一次水到渠成、厚积薄发。
行业分析师王彦博表示,恒瑞医药研发管线多款创新产品即将进入落地转化,同时现有管线规模不断增长,形成了短期催化与长期成长并存的局面。叠加国家大力鼓励创新药研发,基本面与政策面的持续共振,为其二次上市打下良好基础。未来借助全球资本平台,创新药放量+出海加速将全方位助力公司扩大国际知名度、综合竞争力,投资价值再上新台阶。
2
业绩强增+强势分红
创新药成重要引擎
当然,大市场更强竞争。想在国际化舞台与全球巨头一较高下、拥有一席之地,扎实基本面是重中之重。
以最新季报为例,2024年前三季恒瑞医药营收和净利分别为201.9亿元、46.2亿元,同比增18.67%、37.38%。
拉长时间看,2022年至2023年,恒瑞医药收入为212.75亿元、228.2亿元,期内利润为38.15亿元、42.78亿元。自2013年起,公司复合年增长率约14%,远超同期全球制药市场约4%的复合年增长率。
深入业务面,仿制药起家的恒瑞医药转型动作凌厉,近年创新药发展如火如荼,专注于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科学等领域,目前拥有17款已上市的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和4款其他创新药已上市。
据招股书,恒瑞医药创新药销售收入占比由2022年的38.1%增至2023年的43.4%。2024年前三季进一步升至47.7%,有效减轻了医改集采带来的仿制药压力。
账面资金的不断增加就是一个例证,2022年末至2024年11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分别为151.1亿元、207.46亿元、233.18亿元。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恒瑞医药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214.56亿元;账上货币资金221.32亿,且无任何银行借款。
更难可贵的是,大象起舞的同时,不忘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据澎湃新闻,近25年恒瑞医药累计分红24次,分红率16.45%,累计分红金额高达80.29亿元,相当于2000年上市募集资金的16.8倍。
在首财看来,这是有战略深意的。高分红不仅稳定信心,亦对企业品牌、商誉、渠道信心提升大有裨益。更是企业二次上市的有力筹码。整体看,登陆A股的这25年,恒瑞医药如愿了做大做强目标、与投资者共享发展红利。一连串靓丽成绩单、充裕资金面,意味着此番上市公司更看重的是窗口效应,未雨绸缪备足起跳“子弹”,是一种战略性的前瞻布局。
3
研发宝藏,全球化之路越走越宽
往期看,恒瑞医药能基业长青,核心密码就是战略前瞻、饱有战略定力。
比如最考验长情视角的研发投入,2021年至2023年,恒瑞医药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57.84亿,较2018年至2020年大增36.59%。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三季度,公司研发费分别为48.87亿元、49.54亿元及45.49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23.0%、21.7%及22.5%。凭借持续巨额研发投入,恒瑞医药打造了日益完善的创新型组织体系。
截至2024年三季度,恒瑞已形成了超5,500人的专业研发团队,其中接近60%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许多人在领先跨国制药公司和知名研究机构拥有多年工作经验。还先后在国内外设立14个研发中心,满足多领域管线研发需求。
2022年至2024年,恒瑞医药产品及在研产品的研究和临床研究相继在《柳叶刀》、《英国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自然·医学》和《临床肿瘤学杂志》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达1,019篇,累计影响因子高达7173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招股书显示,在抗肿瘤领域,全球III期CARES310临床研究中,公司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作为晚期肝细胞癌的一线疗法,取得了23.8个月的中位总生存期,是目前已公布临床研究结果的所有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一线疗法中最长的。已提交上市申报的HER2ADC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则已在7个适应症中被国家药监局认定为突破性疗法,数量在中国所有临床阶段在研药物中位居第一。
以热门降糖减重领域为例,新型GLP-1和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具备同类最佳潜力。新型口服小分子GLP-1R激动剂HRS-7535已完成III期临床研究的首例受试者入组。
据招股书,HRS-7535是一款新型口服小分子GLP-1R激动剂,在给药方面具有优势。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完成三期临床研究的首例受试者入组,以确证HRS-7535对成人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完成治疗肥胖症的二期临床研究的最后一例受试者入组;截至同日,恒瑞医药还在进行HRS-7535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二期临床研究。
招股书显示,目前恒瑞医药管线覆盖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肽类、单克隆抗体(mAb)、双特异性抗体(BsAb)、多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及放射性配体疗法(RLT)等多个热门方向。涵盖逾90款候选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及八款处于临床及更后期阶段的其他在研创新药,包括30多款处于关键性临床研究及更后期阶段的在研创新药,共开展约400项临床试验,包括超20项海外临床试验。
不创新无未来。一个个跳动数据就是一个个潜力宝藏,为恒瑞医药的业绩跃升、价值跃升带来无限可能。能够预见,此次H股若成功发行后,全球资源织网的恒瑞医药将进一步加大研发管线投入,加速创新药进程,由此演绎出的全球舞姿值得期待。
4
长坡厚雪拥抱无限可能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全球医疗水平提升,药品特色、疗效、稀缺价值越发凸显,高质量创新药的刚性消费会越来越大。
绝对体量方面,我国药品市场仅次于美国。据IQVIA预测,中国药品总支出已从2014年的1030亿美元涨至2023年的1630亿美元。未来5年,受创新药上市数量和纳入医保数量增加驱动,总支出将以3.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2028年达到1970亿美元。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全球医药市场规模2022年已达1495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至2090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3%。
显然,市场依然处于蓝海,全球化的增长引擎依然强劲,叠加自身扎实的实力底盘,长坡厚雪中,恒瑞医药的价值图景想低调也难。
目光落到港股市场,2024年以来热度撩人,尤其对龙头企业从不缺投资热情。如2024年9月上市的美的集团,融资金额超356亿港元,缔造了当年中企最大一个IPO,也是全球融资规模第二大新股,最新市值超5600亿港元。还有11月上市的物流巨头顺丰控股,最新市值超1900亿港元,是快递物流业首家“A+H”上市企业。
加上近日官宣冲刺的宁德时代,可以说港股已是大牌大企汇聚之地、全球化出海的重要桥头堡。正如中国香港交易所高级副总裁暨中国区上市发行服务部主管韩颖姣所言,我们也注意到有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人,愿意投资优质的中国资产。有好项目发行的时候,全球的资本目光都能够聚焦到香港。
2024年,港股IPO集资额超800亿港元,同比上升接近一倍,重回世界第四。水大鱼大中,优质标的投资热情愈发高涨。恒瑞医药2025年注定有大看点,进击中的巨人将泛起多大国际化浪花呢?
本文为首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