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郭红宇)“推动非遗大发展,就要推动非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融合发展。”1月22日,省人大代表、贞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蒙立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立非遗经纪人机制,有助于推动全省非遗经济效益提升。
数据显示,贵州省有人类非遗代表作3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159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28项1025处。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4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22人,市(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00余人,县(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800余人。
“这些数据说明我省非遗底蕴和资源十分丰富。”蒙立胜介绍,仅贞丰县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7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8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2项,这些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贵州多彩文化的明证,更是值得挖掘、开采的文化富矿。
在具体执行层面,蒙立胜认为,非遗经纪人可以是商人,也可以是非遗传承人中较有市场意识的人员。他们可利用自身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信息,统筹一地的非遗产品,根据市场的需求,向非遗传承人下达产品订单,再统一进行销售,从而构建非遗经济。
“一支规范化、专业化的经纪人团队不仅能够有效地链接非遗与市场需求,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还能为非遗传承人创造更多经济收益,激励他们继续投身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事业中。”蒙立胜相信,非遗经纪人的引入能为贵州非遗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贵州开启非遗传承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