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晓琪
朋友,请问您见过千百万年生生不息的原始森林吗?您见过繁枝新叶交汇、绿波荡漾起伏的浩浩林海吗?小兴安岭绵延的红松林,海南岛上成片的橡胶林,陕西榆林崛起的人工林,江南水乡摇曳的翠竹林,千里海滩挺立的防护林……或许您都见过,那种摄人心魄的自然之美、绿色之美、生命之美早已了然于胸。但您也许没有到过广州知青林,没有见过那个只有2100多平方米、生长着31棵大榕树的知青林。是的,这个小林子根本无法和刚才提及的青山绿林相提并论,但您可知道:在粤海知青心中,林小意义大,树少分量重,它是一个延续了16年的绿色梦想,凝聚了数以几十万计知青的念想和向往,体现了这些共和国建设者共情共鸣的理想主义和家国情怀。
事情要从2006年说起。那年8月,粤海农垦(兵团)知青网应运而生。在人生路上打拼了几十年的老知青们,多已年过半百,怀旧与思念之情逐渐急迫起来,渴望联系、交流,让友谊长存。该如何纪念我们上山下乡、艰苦磨炼的青春岁月?又有什么集体行动可以表达他们不变的激情和初心呢?粤海农垦(兵团)知青网决定种下一片知青林,这样既是为美化祖国添一抹绿色,也能让绿色寄托我们满满的心意。
于是,就有了2007年3月18日在广州市白云区石马桃花公园举办的植树活动。本次公益植树活动由粤海农垦(兵团)知青网在网上发起,始料不及的是竟有1500余人踊跃报名。植树活动让老知青们回想起当年在农场大会战——上山披着星光,收工头顶月亮,开荒挖穴种橡胶的情景。
老知青们各自聚集在自己农场的旗帜下,有些人不等令下,就迫不及待地挥起了锄头。挖穴、栽树、培土……一切都那么熟悉,一切都那么亲切,700多株树苗很快就全部种完了。相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老知青们分外高兴,回忆、问候、交流,有说不完的话。
春风依旧,情怀依旧,但老知青们的两鬓大多已经斑白。许多人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继续关注这片树林,也会像过去一样热爱生活,为社会、为人民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从此,石马桃花公园的知青林就成了大家心中的牵挂。
2023年3月12日,粤海农垦(兵团)知青网属下的文艺客厅组织了百余人的探访活动。老知青、省委老领导蔡东士再次兴致勃勃来到知青林。这一天是中国植树节,而在32年前,也就是1991年3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植树造林表彰动员大会。时任省委书记林若、时任省长叶选平带领全省人民向荒山进军,广东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消灭宜林荒山的目标,被授予“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的称号。这种广东精神,老知青们应该发扬光大。考虑到16年来知青林的树木比较杂乱,未成气候,知青们的绿色梦想也因此没有完全兑现,蔡东士和文艺客厅的老知青朋友们商议:改种大榕树,改造知青林。大家一致认同:这种有益生态、实行环保国策的事情,值得去做。让这片林子真正实现老知青们16年的绿色梦想,为广州再添一片新绿。
刚成立九个多月的粤海知青文艺客厅,无疑要承担起这个责任。蔡东士的一句话:“我先来想想办法”,点燃了希望之火,拉开了这一工程的序幕。文艺客厅第一时间成立了知青林改造工程工作专班,做了明确分工。蔡东士担任顾问。
很快传来了好消息:白云区领导得知后表示,这是一件大好事,老知青们爱国爱家,抚今追昔,绿化植树,应予以支持!桃花公园所属的白云区均禾街道办专门安排一名相关领导和工作专班接头,商定有关事项。至今,知青林捐款达296人,总数为264384.12元。
10月12日,工程总验收,并举办了庆典。参加庆典人数众多,现场秩序良好。由于有之前的多次沟通和大小整改,工程质量达标,顺利通过验收。只见众榕树昂然挺立,青草地小花点缀,知青亭展翼若飞,照片栏鲜红亮眼,知青广场平整划一,知青林志意味深长,长条石凳分散四周,小路弯曲穿插其间……知青林旧貌换新颜,有了知青格局、知青气派。
尽管大多数老知青已年过七旬,却挤着挨着在知青广场周边站了一个多小时,淡忘了辛苦和疲劳。他们细细聆听网站核心组成员江云言简意赅的讲话,为老书记蔡东士满怀深情的致辞鼓掌,向代表所有外地老知青发言的香港知青联的新会长致意……领导和嘉宾们种下有象征意义的两棵榕树,是庆典的一个高潮;老知青画家们现场赠画,老知青演员们载歌载舞,是庆典的重要环节。大家共同欢庆:我们有了一个寄托家国情怀的新平台有了一个环境优美、树绿花红的踏春、赏秋好去处。
热爱决定态度,细节决定成败。这个延续了16年的绿色梦想还在继续,挟时代之风,举信仰之旗,正化作一片郁郁葱葱、高大威猛的榕树林,华盖繁茂如云,撑起四季绿荫。
为了纪念,为了见证,为了传承,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这本画册。书中的图片,是从这些年大家拍摄的2000多张照片中挑选出来的,难免有遗漏、有遗憾,如果能够让亲历者动情回顾、仿佛回到当时,能够使局外人得到共鸣、理解知青情怀,能够给后来人一点启示,弘扬前辈精神,那我们将感到十分欣慰。
这是一个承载着青春回顾和人生思考的知青平台,一个让橡胶林和榕树林隔海相望、互为致敬的精神家园,一个印证历史、连接人心、继承中华优良传统的红色驿站。朋友,不管您是否来过广州,不管您是否有过当知青的经历,都请记住它的名字:广州知青林。
[本文节选自该书序言,作者为粤海农垦(兵团)知青网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资深电视人]
审发|王晓娜潘子扬
来源|羊城晚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