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2日电(杨勇)2024年,绵阳市三台县凭借着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书写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精彩篇章。
经济领域成绩亮眼,产业升级稳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入实施,国有企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引领作用愈发凸显。通过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企业经营格局更趋合理,公司治理机制不断完善,在新材料、光伏等新赛道产业积极布局,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高效运转,“三好”营商环境品牌深入人心。各类专项治理行动有力打击了市场不良行为,全方位服务体系确保企业问题能及时解决,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激发了民营经济的蓬勃活力。
农业产业蓬勃发展,“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巩固提升。作为“天府粮仓”三台县,生猪全产业链建设成绩卓越,全国黑猪交易市场和省级产业交易服务平台建成,向“西南黑猪第一县”大步迈进。农业园区化发展成效显著,带动农业朝着设施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国省产业集群核心区建设成果丰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工业经济扎实迈进,围绕重点产业构建完善体系。强链补链延链行动成果显著,纺织鞋服、健康食品等产业向百亿级迈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茁壮成长。凭借农产品原料优势,精深加工水平大幅提升,新赛道产业也吸引了众多领军企业入驻。园区基础设施持续升级,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加速推进,“三台造”工业品声名远扬。
服务业发展活力四溢,政策体系不断健全。新兴服务业成为新引擎,传统服务业在消费新场景的打造下焕发生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等建设让居民生活更加便捷。家政、康养等领域的企业茁壮成长,养老产业顺应老龄化趋势蓬勃发展。电商新业态、促消费活动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商贸流通体系日益完善,外贸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文化研究助力三台文化魅力彰显。全域旅游格局成型,“一核四翼”布局特色鲜明,“文旅+”新业态催生沉浸式消费体验。旅游宣传产品持续推出,潼川古城等项目建设加速,国有演艺公司提升文旅竞争力,体育赛事与文化融合重塑“足球之乡”辉煌。
改革创新与开放合作双轮驱动。科技创新机制优化,财政支持加大,政企联合攻关关键技术,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特色学校与专业建设成果突出。人才战略深入实施,引育用留机制完善,人才活力充分激发。
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升,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区域合作不断深化,通过承办一系列的活动,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招商引资模式创新,优质项目纷纷落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对外开放通道日益畅通。区域协作机制健全,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各地协同发展成果丰硕。
城乡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县城城镇化建设试点与城市更新试点成果丰硕。城市形态优美宜居,公共服务功能完备,管网更新改造提升城市品质,县域副中心与特色镇建设协同推进,构建合理城镇发展格局。农村资源要素被充分激活,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强农惠农富农制度保障有力,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管护机制日益完善。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就业与收入分配改革成效显著,重点群体就业充分保障,就业形态多元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医保、养老等制度不断优化,社会救助精准有力,住房保障持续加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健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人口发展服务体系完备,养老育幼服务优质高效,公共服务适老化适儿化改造贴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