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常州公安紧紧围绕全市“532”发展战略部署,出台护航“万亿之城再出发”二十六项措施,积极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创新大型活动安保模式
首创“准入评估、先期许可、过程监管、涉危熔断”的审慎包容监管服务机制,审批时限从7天压缩至3天,创新3D建模精准指挥等安保模式,“时代少年团”演唱会首开“一主多辅、多场同开”全国范例,助力唱响常州“青春乐都”品牌。
二、首推新能源汽车“整车地跑”政策
针对新出厂的新能源车批量运输成本较高的情况,协调保险公司为出厂新车集中承保,在全省率先推动“新车地跑”政策落地,按固定通行路线、固定作业时间,直接从生产基地运输至仓储场地,全年节约物流成本1400万。
三、破解动力锂电池“夜间运输”难题
会同交通运输、应急管理部门,积极向上级部门请示争取,配套落实提前报备车辆行驶路线、配齐随车安全保障人员、全程视频接力等服务措施,在全省率先探索动力锂电池夜间运输新模式,既保证了运输安全、又提升了生产效率。
四、精心组织涉企安全集中宣防活动
紧盯企业易受侵害的关键环节,全面梳理近年来职务侵占、敲诈勒索、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商业秘密等涉企案件特点,以“案例剖析”的方式制作专题视频片《警惕伸向企业的“黑手”》,多角度还原犯罪过程、针对性提出防范建议,组织3.2万家企业、6.9万人开展“坐堂式”观看,全市涉企案件、涉企电诈案件同比下降29.7%、36.8%,成功阻止7起百万元以上诈骗案件发生。
五、创新商业秘密保护机制
全国率先打破侵犯商业秘密案件“无鉴定报告不受案”的惯例,极大降低受案门槛,在重点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2个,对全市64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体检”,帮助企业堵塞安全漏洞,侦办侵犯商业秘密案件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分别上升33.3%、18.2%,2起案件入选公安部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和打击侵权假冒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六、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
创新经济犯罪案件侦办全量盯案等机制,受案数同比上升27.5%,涉实体企业经济犯罪案件6个月内办结率同比上升26%,为企业追赃挽损1.4亿元,多家企业致信感谢,受立案改革工作获评“市法治营商环境专项提升行动优秀项目”。
七、优化警企联络服务保障
在全市7个重点产业园区和11家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行业龙头企业,实体运行18家综合警务服务中心(站),提供“一站式”服务,在全市1307家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设立专门联络员,提供“个性化”服务,有效解决企业诉求3500余件,做到“企有所需、警有所为”。
八、助力全市人才集聚
深化长三角区域居住时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实施优秀、紧缺人才“档案托管、落户申报”等服务事项“一件事”联办,累计服务2700余人次;推进“五星卡”便利化、本地化应用,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完成重点民生领域适配性改造57项,创造性增加地铁公交办卡、水电煤气开户等本地化服务举措10项、全省最多,助力高层次人才在常安居乐业。
九、拓展新能源车驾管业务
扩大新能源车预查验试点,拓展预查验车辆车型,做到出厂车型全覆盖,17.4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厂即查验,购车即上牌”;推广新能源车登记“一次办”,新设3家登记服务站,群众购车、选号、上牌时间从3天缩短至半天。
十、升级交通事故“龙e处”平台
在“龙e处”平台开发“视频快处”功能模块,配套建成4个交通事故视频快处中心,累计线上快处轻微交通事故12.3万起、同比增加38%,交通事故现场撤除时间、事故处理周期分别缩短50%、65%,有效减少了群众往返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