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郑玥
“投身创新研发,无疑是一场布满荆棘的艰辛征途,99%的行程都被失败的阴霾笼罩,仅有不到1%的可能迎来成功的曙光。但我们始终以‘专注专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指引,在自我突破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在这失败与成功的交织中,深刻体会探索未知的独特魅力。”方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研发中心主任王超,用持之以恒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创新的磅礴力量与坚守的非凡价值。
王超率领团队全身心投入航空光学级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中间膜及粒料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这一开创性成果,恰似一把锐利无比的宝剑,干脆利落地斩断了国外长期以来的技术封锁,成功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有效化解我国军工级航空基础材料面临的“卡脖子”难题,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成为行业发展历程中一座熠熠生辉的重要里程碑。
无畏艰难,勇挑重担
TPU集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油等卓越性能于一身,加工性能也极为出色,在国防、医疗、食品等众多关键行业广泛应用,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光学TPU中间膜更是高速列车、直升机、客机、运输机挡风玻璃、防弹装甲以及高端汽车玻璃制造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
2010年,公司在德国展会首次接触TPU。经过多轮艰难的谈判,成功从美国引入原材料与生产线,开启国内生产。但好景不长,生产线虽搭建完成,制造光学TPU的关键原材料——粒料,仍被美国紧紧把控。2014年,美国单方面限制粒料出口,给公司的持续发展带来沉重打击。
刚毕业的王超,面对公司困境,毅然决然投身其中,决定自主研发。彼时国内无人涉足该领域,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模式可参考,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坚守研发,迎来曙光
王超奔波于高校、研究所之间,积极寻求合作。在漫长的研发初期,实验屡屡失败,团队压力巨大。但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他们熬过无数个日夜,历经几万次试验,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在2019年底成功攻克技术难关,生产出关键粒料,打破了国外的垄断。
践行匠心,雕琢精度
基础配方合成时,误差需严格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反应釜一釜料由13-15种原料合成,为实现精准配比,团队购置六个高密度计量泵,其中最长的调试两个月才达到标准。面对阳光照射玻璃产生光学畸变的难题,团队对相关配方和工艺反复调试,不放过任何细微差异。
如今,王超团队成功实现光学级TPU的自主生产,打破技术垄断。方鼎科技也收获众多荣誉,拥有140余项授权专利,参与、主持多项标准制定,在行业内树立起了技术标杆。
展望未来,传承创新
王超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劳动者,面对荣誉始终保持谦逊。他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亲自推动设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期望为企业培育出更多高素质人才,传承工匠精神。
回顾十年研发历程,王超初心未改。谈及未来,他对第三代钙钛矿在光伏领域的应用前景充满信心,团队研发的TPU能有效降低其光伏发电板耗损率。
在王超看来,工匠精神不仅在于坚守传统技艺,更体现在积极创新。他将继续在研发道路上坚定前行,为行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