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咖啡”“生姜+咖啡”……将国潮养生系列单品融入咖啡中,这种“国风”咖啡带来的混搭体验倍受年轻人好感,圈粉无数。创新咖啡口感模式从而创业成功的是一对在南京打拼的85后小夫妻。2024年,他们的店面从石城城南拓展到城北。
“很多人都爱喝咖啡,不少人把咖啡比作快乐续命水,年轻人更爱把咖啡喝出新腔调。”新春前夕,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了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洪庙一巷的红五月产业园,这里的一家AM-COFFEE的创始人是85后夫妻顾婧与王毅夫。店里新推出的养生国风咖啡眼下倍受年轻顾客青睐。
生姜、枸杞、山楂、红枣、肉桂、陈皮、酒酿……这些国风食材与咖啡进行混搭,会搭出怎样的口感?当着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面,顾婧将生姜切片,与红糖粉一起捣成姜汁,加上咖啡豆现磨的咖啡,冲泡进拉花鲜奶,一杯姜香混搭咖啡香、养生暖胃的生姜咖啡悄然端到了客人桌前。
“我做蛋糕和咖啡迄今有13年了,从城南中山南路经营的蛋糕店开始,后来曾转到1912街区、园博园店,2024年拓展到城北红五月产业园门店。”顾婧告诉记者,她和老公都是南京传媒学院毕业的,创业开店10多年来,做过的蛋糕品种差不多有两百多种,研制冲泡的咖啡也有近30款。“我发现现在有不少年轻顾客泡在咖啡店里不一定喜欢喝咖啡,他们主要担心咖啡喝多了会影响睡眠,转而追求一些个性化饮品。”于是,顾婧尝试着将暖性的生姜、桂圆等食材加进现磨咖啡,并邀请好友试喝,反响不错。
“我老家常州武进有个地方叫遥观镇,我小时候经常从镇上的夏和桥上走过,至今印象深刻。”受此灵感,顾婧独创了一种“夏和桥”饮品,将蜜桃干嵌在抹茶粉和椰青水之上,再衬以海棠果挂杯,营造出“小桥流水有人家”的记忆氛围感,想不到这一款饮品一推出,竟成了很多00后回头客的“打卡必点”。
说到“打卡”,顾婧的老公王毅夫深有感触:“如今咖啡的社交属性更胜于品尝属性,不少‘咖啡控’手捧咖啡都是手机先‘喝’,先发圈秀一下再品尝。”记者现场采访时注意到,新春将至,这家咖啡店里处处洋溢着国风元素和喜庆氛围,桌椅基本都是木质结构,以中国红和非遗元素为基调,店里分成了多个特色区域,四周陈列旧自行车、烧烤架、水壶、太师摇椅、登山拐杖、摄影背心、投影屏等装置摆件,随处可见咖啡店主的匠心故事,也很容易勾连起不同年龄段顾客的记忆。小红书上,“快乐老家”“秘密花园”之类的评价笔记应有尽有。
小资、精致、松弛和惬意,在这里,你可以约上几个好友一起掼蛋,可以约上闺蜜聊聊体己话,可以三五人轻松团建,当然也可以捧着笔记本追剧打游戏。现场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儿子在玩“蛇棋”游戏,旁边与小伙伴聊天的一位大学生主动凑进来问道:“可以带我一块儿玩吗?”
顾婧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透露,她和老公就是大学时代交往的时候经常去咖啡店约会,站在顾客角度,把客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因此开的这家咖啡店主打的就是“不端着,有情趣”。除了环境氛围感十足外,咖啡和蛋糕的质量也一直保持高品质,选用的咖啡豆和牛奶等食材都是上好的。王毅夫也表示,店里追求的并非“一夜暴富”的逐利心态,而是持久稳定地给顾客提供最好的环境和服务。正因如此,2024年他们获评“南京鼓楼区人才咖啡合作伙伴”的称号,全区只有6家小店上榜。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范晓林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