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共四大召开100周年,也是党的支部建设100周年。为纪念党史上的这次重要会议,进一步挖掘和收集中共四大相关历史资料,并对中共四大与支部建设作更深入的研究,1月23日下午,纪念中共四大与党的支部建设100周年研讨会在上海大厦举办。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四大在广吉里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大会初步总结了建党以来,尤其是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第一次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确立了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党的组织、执行使党群众化的组织路线;同时,大会第一次将支部确立为党的基本组织,将党的最高领导人由委员长改称为“总书记”。党的四大作出的各项正确决策,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10位中共四大代表后人,共同重温先辈的革命精神,纪念先辈们为党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研讨会的举办,体现出中共四大研究正不断深化;会议论文质量较高,也是近年来中共四大研究的集大成者。三是会议由组织、宣传、统战、党史研究等多部门联合指导和主办,足以反映中共四大在党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建设史上的多重贡献。
来自上海和全国各地的10位党史专家各抒己见,从历史和现实的不同维度,对中共四大在党史上的杰出贡献和突出意义做了分析和阐释,肯定了中共四大的各项决策在党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不朽贡献。原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李蓉告诉记者,四大一项非常重要的独特贡献,就在于把党支部确定为党组织的基本单位,成为了基层极为重要的战斗堡垒,成为了党的执政根基所在。“全国目前有400多万个党支部,如果每一个支部都能够发挥作用,对于我们党的全面建设,以及完成的光荣使命,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会议最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王永杰作会议总结。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总结了中共四大研究的最新成果,紧密围绕四大历史意义、组织建设,特别是支部建设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提出了诸多新颖的观点,内容充实,党在大革命时期历史研究、党的支部及其他各级组织建设历史研究也有所推进。今后,中共四大研究不但应拓展研究视野,填补党史研究空白,还要以党的支部建设为核心,不断研究视角,多维度、多领域、全方位、体系化的研究中共四大在党的建设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本次研讨会,总结了中共四大在党的建设方面的重要贡献。无论是从支部到总书记的组织建设,还是领导权思想的思想建设,都为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已有的中共四大研究添砖加瓦,既是为中共四大百年献礼,也推动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中共四大,共同挖掘中共四大在党史上的突出意义,探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之本、组织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