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谐音“高”,“春节吃糕步步高”,早已是上海人记忆中不可或缺的年俗。新春佳节前夕恰逢南方小年,1月23日,位于上海嘉定区江桥镇的万佛寺内,沪上十大名厨、中式面点高级技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邓修青,受上海十方福德基金会“心安家定”专项基金的邀请,来到寺院当起“培训导师”,向江桥镇居民和万佛寺的志愿者们传授手作桂花糕的传统手艺,与大家一同传递甜蜜幸福的年味。
南方地区吃桂花糕的由来可追溯到明朝末年。明代《遵生八笺》记载,桂花糖蒸新栗粉磨作糕。“传统桂花糕由绵白糖、糯米粉、植物油、蜜桂花等为制作原料,再按适当比例配好,经过蒸、炒、磨、拌、匣、刀切等工序精制而成。”现场,大家在邓修青老师的带领下和粉、拌馅儿,刚出锅的桂花糕雪白如玉、桂香浓郁。当天中午,万佛寺法师和志工将这些桂花糕和寺院自制的八宝饭,送往江桥保洁公司道班房,为新春期间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送上祝福。
江桥镇社区事务中心朱君老师介绍说,江桥镇就业培训扶持项目已开展多年,如今又有了“心安家定”专项基金的支持,职业技能提升和培训基地建设等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进展,比如经沪上名厨邓修青的教授中式面点下,不少学员经名师指点,走上了心仪的工作岗位。
据悉,2023年起,上海十方福德公益基金会设立心安家定基金项目,每年向南翔、江桥两镇各捐赠100万,5年共计1000万元,用于资助嘉定的职业技能培训。得益于这笔专项基金,2024年南翔镇成功建设零工市场资源整合管理中心,累计服务求职者超过1800余人次,累计服务招聘方超过240家,并开设“启航——长期失业青年支持服务项目”,提供个案服务239人次,举办7次团体沙龙。江桥镇启动第十九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嘉定区江桥镇封浜敬老院和北虹桥美术馆分别打造养老护理实训基地和茶艺实训基地,同时,开设一系列职业技能课程,惠及大批江桥镇市民群众和企业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