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的原配夫人李秀文,一生曾经四次大难不死。 1891年,李秀文出生在广西临桂县两江镇信果乡村头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村头村位于两江镇以西,距镇约15里,离李宗仁故乡约3里,有山为屏障,未能首尾相望。 李秀文的父亲李正欣,娶妻杜氏,生下二男四女。李秀文在姐妹中排行第四,家中叫她四妹。李秀文的名字是过门后李宗仁给她取的。 李正欣祖上三代单传,祖业留下砖瓦房三进,水田20多亩,在村中还算得上是个殷实的半自耕农,不愁衣食。就是人丁单薄,三代单传。 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在农村多生一个女孩便会嫌是累赘。农村妇女一旦怀孕便提心吊胆,生怕生下来的是女孩,头一胎还可以,说是先开花后结果。第二胎再是个女的,那就不但公婆不高兴,丈夫也会嫌弃了。 在这种情形下,往往有些妇女在孩子一生下来,就得先看看是男还是女。若一连生的都是女婴,往往得在婴儿还没有开哭之前,狠心亲手把婴儿闷死,对外就说生下来的是死婴。公婆、丈夫知道死的是个女婴,不仅不计较,甚至还会暗自高兴,觉得少一个赔钱货是好事。 李秀文前面只有一个哥哥,另外三个是姐姐,所以,其父亲眼巴巴指望再生个男孩。谁知呱呱坠地的又是个女婴,李母亲心慈手软,宁愿自己受气,换来了李秀文一条活命。 第二次是李秀文5岁那年秋天,她得了一场大病,口唇焦裂,几天水米不沾。父亲请了一位精通儿科的医生来为李秀文看病,这位医生便是李宗仁的祖父李如玺。 李如玺开了两剂药,谁知李秀文服过药后,高烧仍不退,呼吸微弱,眼看是没救了。父母见李秀文怕是不能活了,只好把她抬到灰屋去搁着,等咽气后埋掉。 当时正值秋收农忙时节,父母不能守着她,哥哥、大姐忙着去收割,二姐、三姐又都不敢去看守小妹。 直到第二天李母亲割完禾急匆匆地回来,心想女儿肯定断气了。谁知李秀文不但没有死,反而睁开眼睛连声叫嚷:“妈妈,我肚饿,我要吃饭!”当时屋里昏暗,竟把李母吓得叫喊着奔出灰房。 李父亲知道后,赶忙走进灰房去看,只见李秀文已坐得起来,爹爹妈妈地叫起来,还直嚷肚子饿。随后,李秀文大口大口地下一大粥,然后便下床走动,这使李秀文父母又惊又喜。 李秀文灰屋死里还生,奇迹般地活过来的事,在附近各村都传开了,引来众说纷纭。有的说李秀文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有的说李秀文得到神灵保佑,其命必定不凡,因此他们都建议李秀文父母要好生看待李秀文。 李秀文父母当时还半信半疑,恰巧村里来了个算命先生,替李秀文算了命,命相是“他日富贵双全,福寿过人,不但夫荣妻贵,且是两家人的福星,真是贵不可言!”从此一家人对李秀文倍加爱护,村里人也都把李秀文当为福星。 此后不久,40多岁的李母杜氏又生下一个男孩。家里自然把功劳归于李秀文,认为是她的命好,才招来了弟弟。 自此之后,同村中有刚生了孩子的人家,都来向李母讨些李秀文用过的衣物,说是沾福气,是男孩的可长命百岁,是女孩的也希望招来个弟弟。 第三次是在李秀文嫁给李宗仁后的1920年。因两广战争激烈,李秀文一家往上海暂避。原本打算搭民船沿漓江顺水而下梧州,再转船到广州,随后搭海轮到上海。 后来因太多同乡亲友随行,所以李秀文一家临时改变主意,一行六人改乘轮渡去梧州,再转船到上海,因而避免了一场灾难。因为那艘民船在平乐一带触礁,李秀文亲戚中有两人丧生。 第四次是抗日战争时期,李秀文的母亲去世,她前去奔丧。丧事办完后,她和侄儿李嘉球回桂林。 当时从村头村到桂林,小轿车慢行的话要两个钟头。因为连日办丧事,大家都已疲惫不堪,李嘉球一上车就呼呼大睡,李秀文不一会也沉沉睡去了。 快到家时,突然空袭警报长鸣。司机吴贵赶忙把车子掉头,直向郊外驶去,一气行到将军桥头,日机已在头上低飞盘旋。 李秀文赶紧下车,一把拉着李嘉球躲到桥底。轰炸历时半小时,敌机离去后,遍地都是受伤和死难的人,李秀文和李嘉球却没有受伤,万幸躲过这一劫。 李秀文和李嘉球出来没见着吴贵,起初还以为他遇难了。找了好久之后,才见吴贵脸色煞白满身是泥走了过来。吴贵还没有从恐惧中恢复过来,见了李秀文她们后说:“吓死人,我躲在树林里,炸弹偏偏对着有树的地方投,还有机关枪直扫,我还以为是死定了的。” 李嘉球接着说:“姑妈胆还真大,我们躲在桥底下,也是够险的了,看我们这一身!” 这次不仅李秀文三人未被敌机炸着,小轿车竟然也没被炸着,一行三人重新上车,进城回家。 到家门口时,见李秀文的佣人田嫂正惊慌失措地站在门口张望,嘴里还不断地念佛。直到听见车子的声音,便直奔过来,看李秀文平安无事后,竟一下哭出声来:“大夫人啊!真是天保佑呀!”
李宗仁的原配夫人李秀文,一生曾经四次大难不死。 1891年,李秀文出生在广西临桂
麒阁史观
2025-01-23 23:00:16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