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税务服务“精浇细灌”产业发展“节节生花”

金台资讯 2025-01-24 10:15:54

遵义的“红”,书写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书写在赤水河畔的奇峰赤壁上,书写在遵义人的人格品性里;

遵义的“绿”,涂抹在俏丽高调的城上,涂抹在碧波荡漾的水中,涂抹在乡愁难离的乡村里;

遵义的“美”,在今天的新长征路上,更在遵义人民奋力谱写的美好幸福乐章里。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紧抓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红绿并重,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3533”产业集群、“富矿精开”等战略部署,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地税务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用热忱的服务“精浇细灌”,推进企业强“基”韧“链”,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助力遵义新型工业化产业“节节生花”。

为“绿”增速,食品“特产花”芬芳扑鼻

“轰隆隆……”临近年末新春,遵义桐之味食品加工公司的厂房里,方竹笋烘干机正在满负荷运转,一棵棵清脆的方竹笋经过去壳、洗净、水煮再到封闭烘干,历经14小时左右,就“蜕变”成了色泽金黄、笋香浓郁的方竹干笋。

“我们的产品解决了市面上方竹干笋常见的含硫量超标的问题,品质更高、更健康。优质的产品得到了永辉超市、盒马生鲜、钱大妈等大型商超的青睐,覆盖川黔渝、江浙沪、湖北等农贸市场。”公司法定代表人江锦杰感慨道,公司能铆足劲地往前冲,全靠税务部门的“加速”服务。

桐梓县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原生连片方竹林,方竹笋内圆外方,不发于春而茂于秋,笋肉丰腴,肉质脆嫩,被誉为“笋中熊猫”,2014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当地税务部门为高质量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紧紧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以税费政策精准支持、税费诉求直联响应等十大重点工作任务为抓手,深入实施税费服务前移,为方竹笋加工企业提供精细、精准、特色的税费服务,不断增强企业发展韧性,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税务部门给我们配备了专门的税收咨询员,辅导我公司精准享受税费优惠10余万元,对公司及时支付笋农收购款起到很大帮助。”江锦杰说。

如今,桐梓县已有方竹笋加工公司20余家,年加工量达2万吨。当地税务部门还及时梳理企业上下游产业涉税情况,根据纳税人实际需求,用“贴心服务”为绿色食品赋能。

狮溪镇是桐梓县最优质的方竹笋产区,该镇方竹种植面积达11.5万亩,从事方竹产业近7000人,年产方竹笋1.2万吨,产出的方竹笋极受消费者青睐、供不应求。当地税务干部在狮溪镇调研时了解到,由于对系统操作不熟悉、到办税大厅路程较远等问题,面对购买方要求提供销售发票的情况,农户、村集体都头疼不已。

为打通村民涉税堵点,当地税务部门派业务骨干进村,对办税业务进行现场培训,讲解如何通过新电子税务局进行网上办税;同时,将服务从线下平移到线上,构建了“远程虚拟窗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远程帮办、税费答疑等服务,实现“一键呼转,一次办妥”的税费服务新模式。

“现在我们自己在村里就可以开发票啦!不懂的随时可以通过电话找税务干部解决,真是省心多了!”狮溪镇箐坝村党支部书记曾存琥开心地说。

让“特色花”的每个根茎都充入足够的养分,这只是遵义税务在优化纳税服务的一个方面;税务部门还及时培育呵护“种子”的生长,不仅要让花茎绿油油,更要让花味香喷喷。

当地税务部门聚焦白酒行业监督管理主抓手,依托“以数治税”平台,构建起“一颗粮(采购)——滴酒(生产)——瓶酒(销售)——杯酒(消费)”的“全生命周期税收治理”模式;并针对白酒企业经营特点和具体需求,建立健全园区税费服务机制,组建税费服务前移工作队,制作《白酒行业税费服务指引》等宣传服务产品,实施精细化、差异化前移服务举措,提高税费服务水平,助力白酒行业自身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3年,遵义市规模以上白酒企业达149户,实现白酒产值1264.8亿元,以茅台为引领的白酒企业品牌舰队逐渐成形。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50家,完成农产品加工总产值630亿元。在向着2025年建成全国优质绿色食品工业基地,并将重点发展白酒、茶叶、辣椒、肉类、蔬菜、调味等产业的道路上,遵义正大踏步地往前行。

向“新”而进,科创“引擎花”能量满满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关键性会议,一次伟大转折。遵义市委、市政府巧妙地运用现代舞台创意和新科技手段,将“人、声、光、水、电、影、景”完美融合,打造出全景沉浸式的观剧体验,将历史搬上了舞台。

为《伟大转折》演艺综合体项目提供场馆内智能配电设备及场馆外的新能源充电桩产品安装运营的贵州泰永长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遵义市税务部门的帮助下,已经连续服务演出400多场次,为10万人次观众提供了优质的观剧体验。

“税务部门真是太贴心了!符合条件的各项优惠政策我们都能第一时间享受,税费服务越做越细,效率越来越高。”贵州泰永长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人员丁自霞说道,“即使工作中遇到了涉税难题,不管通过线上还是线下,总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遵义市税务局通过成立“专家服务团队”,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税收大数据为依托,对企业开展“点对点”专业化辅导,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精准送到企业手中。据统计,在2023年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中,泰永长征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059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1152万元。

“享受了税惠红利,有充裕的资金保障,有力保障了公司产品和技改升级,我们才能用高科技随时为《伟大转折》剧中的‘长征’保驾护航。”丁自霞说,向“新”而进,公司的发展“引擎”充满了力量。

科创之路,百舸争流。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聚焦高质量发展、发展核心优势,先后突破了电磁发射、新能源动力、火箭“三平一竖”等关键技术难关,助力我国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在科技成果多领域研发应用中取得阶段性成效。“税费优惠政策直接送上门,支撑科技创新,我们的能量满满。”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中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5500余万元,这些资金为企业科技创新减了压力、增了动力。在“真金白银”的支持下,该公司不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获得国家授权专利数量达26项,超过历年发明专利授权的历史记录,创下航天天马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的历史新高。

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获益的还有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中,该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1.23亿元。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新能源电池产业迎来发展机遇,公司抢抓新能源产业、绿色发展的机遇,积极新建锂电池单体产品标准化生产线,在向“新”而进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在遵义红土地上,饱含能量的科创企业“引擎花”已争相开放,前行在新时代中的马达声早已“轰轰”作响。数据显示,目前遵义市累计获得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19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排位全省前列。

富“矿”精开,能源“动力花”花开富贵

目前,遵义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60余种,已查明资源量的有49种,页岩气、镍矿、钼矿资源储量居贵州第一,铝土矿、锰矿资源储量居贵州第二,煤炭资源储量居贵州前列。

作为全国煤炭开发重点县的遵义市习水县,储煤面积92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8.7亿吨,全县批复保留矿权29处,产能每年1245万吨。其中,有生产矿井12处,产能达每年540万吨。

走进木担坝煤矿集控中心,监控大屏上生产画面和各种数据一览无余,并实时呈现。“经过近10年的不断升级改造,2018年我们矿就获评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矿井,并且连续两次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煤炭工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目前,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每年60万吨。”木担坝煤矿总工程师徐先明介绍,随着采煤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实施,现在煤矿工人工作量和采煤成本减少了,煤炭产量却在不断增加。

据了解,当地税务部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对煤炭企业的税收管理,通过税收政策的引导和调节,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向绿色化转型。一方面,加大对环保型企业的税收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加强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税收监管,严格执行环保税法等相关规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不仅如此,税务部门还推出问需解难服务,结合纳税人所需所盼,推行“网格化税费服务员”制度,实时为企业答疑解惑,解决企业疑难问题,提振企业的发展信心。并对全省“富矿精开”战略进行宣传,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探矿精度和精准配矿及精细化开矿水平,提升原煤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就近就业,为地方乡村振兴贡献源源不断的企业力量。

兴隆煤矿就是在国家利好政策下,重获新生并反哺社会的代表。

2014年该煤矿受多方因素影响被叫停。但在习水县委、县政府努力牵线搭桥下,在税务部门精细入微的服务中,山西普大集团接过兴隆煤矿项目建设发展的“接力棒”,利用两年多时间,先后投入3亿元完成煤矿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让兴隆煤矿“涅槃重生”。

正式复产后,兴隆煤矿在先进机械装备的助力下,第一年产煤量达到了30万吨,同时实现工业反哺农业。2022年以来,兴隆煤矿先后与红工村及周边镇村的200余人签订了用工合同,月均工资在7000元以上。

“想不到,10年后这座煤矿居然活过来了。我不用再外出务工挣钱了。”50岁的老职工邓举在新劳务用工合同书上重新按下手印后感慨道。

遵义依托全市矿产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扎实做好“富矿精开”大文章,统筹资源开发利用,推动铝、锰、钛等资源型产业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数据显示,2023年,规模以上资源精深加工企业278户,从业人数2.76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445.53亿元。

“一直以来,遵义税务都时刻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持续做好‘红城税事’,让税务服务‘精细浇灌’到每一户每一人。”遵义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遵义税务将持续优化纳税服务,不断提升精准服务效能,以税收大数据为抓手,完善“一企一策”个性化税费解决方案,为支持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全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西部陆海新通道支点城市不断贡献“税务力量”。(遵义市税务局官网)

0 阅读:1
金台资讯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