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1月24日消息,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于2025年2月7日至14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本届亚冬会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综合性冰雪盛会。
为进一步满足亚冬会通信需求,推动技术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同意相关基础电信企业在亚冬会期间使用26GHz频段5G毫米波试验频率,支持其围绕8K转播、通感一体、高中低频段协同组网等开展技术验证,这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次批复基础电信企业使用26GHz频段试验频率。
IT之家查询公开资料获悉,工信部2019年6月6日颁布了5G商用牌照,开启了中国5G新时代,但当时颁布的只是2.6~4.9GHz的“中低频段”,规划中的26GHz高频段未曾提及。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一般认为26GHz指的是24.25~27.5GHz频段而非26GHz这一个点;28GHz指26.5~29.5GHz频段,两大频段分别由欧盟、美日韩倡导。
一般来说,24GHz以上频谱中的高频段被认为具有支持大带宽和高数据速率的潜力,由于可以以毫米为单位测量的短波长,这些高频段通常被称为毫米波(mmWave)。
当然,毫米波技术相对于Sub-6尚未成熟,且需要更高的成本去搭建基础设施,因此在5G建设初期仍以Sub-6为主,但毫米波发挥空间更大,也能更好地兑现5G高速、低延迟的承诺。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2400~2483.5MHz用于ISM(工业、科学和医疗)频段,作为无线局域网、无线接入系统、蓝牙系统、点对点或点对多点扩频通信系统等各类无线电台站的共用频段。
2483.5~2500MHz则分配给固定和移动业务,但是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是目前主要业务。
2500~2690MHz则用于固定业务、卫星固定业务、移动(除航空移动)业务、卫星移动、卫星广播、无线电定位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