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第三方抢票乃虚妄之术,岂能长久?

身边24小时 2025-01-24 18:11:40

在12306平台上所需购买车票被抢空后,第三方平台却依然声称“有票”,这种表象的矛盾无疑引发了旅客的深深疑惑。然而真相并不复杂,这不过是第三方平台的一种“诱导”策略。平台以“多买几站”或“少买几站”的方式进行票源包装,实则仍依赖于12306的票务系统。倘若不加审视,许多旅客便会落入“票可求,价更高”的陷阱。这种行为无异于“画饼充饥”,借一纸虚妄希望,博取旅客信任,而背后的逻辑却并不复杂:认识的偏差与消费心理的操控相结合。此等行径,显然既违市场之诚,又损公众之益,令人唏嘘。

加钱提速,无源之水的谬误。第三方平台借“抢票加速卡”提升成功率的说辞更是令人啼笑皆非。表面上抢票概率逻辑环环相扣,实际上不过是噱头。12306官方早已证实,所谓“加速服务”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无论是否加钱,最终的抢票成功率并无二致。这种“巧言令色”的营销方式,堪称披着理性外衣的蒙骗之术。用户出于对“捷径”的期盼,甘愿付出额外成本,却不知此路实为无源之水,徒增心累与财损。或曰:“世之迷惑,起于虚妄;虚妄之害,败于识清。”公众若能警觉于此,何至于被“高成功率”的假象所迷?

合作虚影,独木难支的荒谬。第三方平台的抢票服务另一个致命问题在于其“无本之木”的基础——票源全部源自12306。铁路部门明确表示,从未与任何第三方开展合作,12306始终是官方唯一的购票渠道。第三方平台以伪合作为基础,将抢票包装成“玩法”层出不穷的服务,本质却无异于揽客骗局。更有甚者,“好友助力”之类的操作不仅无法真正提高抢票概率,反倒助力第三方平台抢票的“不正之风”不断蔓延。这种对公共资源的侵占,使得出于好心为好友加速的人成为了无形的“幕后推手”,导致更多人的正常购票体验受到影响。此种行径,实乃蝇营狗苟之举,无异于“掘人之井以自盈”。

消费陷阱,诚信缺失的困局。从开售即空到提速谬误,从虚假合作到资源挤占,第三方平台抢票服务暴露出的是一场关于诚信的困局。平台以技术之名,行营销之实;以服务之说,图自身之利。在诱导与加价中,消费者权益被不断侵蚀,市场诚信更被无情践踏。这些平台通过夸大宣传和数据包装,不仅打乱了购票的公平秩序,更让消费者误以为问题出在官方渠道,进一步加剧了对正规平台的不信任。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