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二十五磨豆腐,“磨”出过年好味道

大河网 2025-01-24 18:20:36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春节民谣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一方面,生动描述了过年生活;一方面,蕴含着厚重的春节文化。大道至简,越是生活的真谛,越是简单的话语。比如,二十五磨豆腐,仔细琢磨,过年好味道扑面而来。

沉甸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的根,文化的魂已经悄然渗透在我们日常的点点滴滴之中,生活习俗之中,比如这首春节民谣就是押韵文化的结晶。二十五磨豆腐,五与腐就是押韵。这种押韵文化从古代的《诗经》走来,一路奔腾,雅俗共赏,让人津津乐道,从汉赋到古诗,从唐诗到宋词、元曲;从各类民谣到民间谚语,到平时的说话、聊天,比比皆是,信手拈来,每个人都能说几个。押韵文化已经成为我们语言交流的一个基本技巧,一方面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一方面生动有趣,别开生面。在“顺口”中,思想的推敲,情感的愉悦,焕然一新,而且,记忆深刻,成为对生活的最好应和。

亮堂堂的普通大众生活智慧。糖瓜粘有灶王爷的故事,扫房子有卫生清洁的科学,磨豆腐呢,更有照亮心灵的生活智慧。坚硬的豆子通过“磨”变成温柔的豆腐,这本身就是一部人生的历史;这种“磨”的过程,磨掉的是“渣滓”,留下的是精华,而且,也不是简单的“磨”,还需要“卤水”的点化之“磨”。更为有趣的是,这种“磨”能够变不利为有利,让生活永远亮堂堂,点轻了,是豆腐脑;点老了,是老豆腐;这种“磨”是压力的磨,点好的豆腐,经过重压才能成型;这种“磨”是时间的磨,豆腐时间长了,可能会变味,但是,可以做成臭豆腐,等等。磨豆腐就是如此神奇,总能给人亮堂堂的智慧,这不是对一年总结最好的启迪吗?一年来,不管喜怒哀乐,都是“磨”,必能磨出亮堂堂的人生之路。

情深深的家族融合团圆情怀。我非常喜欢磨豆腐的过程,很享受。豆子家族团结在一起,在研磨中,在点化中,在时间的洗礼中,没有走向消亡,而是团结、融合、蝶变、升华。这恰是家族团结、融合的伟大征程。每一粒豆子从风雨中走来,所有的豆子融合在一起,成就了洁白,成就了滋养,成就了丰富多样,成就了博大与伟大。真可谓,好事多磨,磨砺之后方能银光闪闪,朵朵花开。

0 阅读:6
大河网

大河网

河南省首家重点新闻网站,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