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位教授说,朋友的女儿当年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泰语专业,刚录取时全家

周少说 2025-01-24 18:32:56

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位教授说,朋友的女儿当年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泰语专业,刚录取时全家人都欢天喜地。结果到大学了解之后,心瞬间凉了一大截。原因是这个泰语专业就业面窄,外交部这种部门一年也就录取一两个。考公对口岗位又少,竞争激烈,进高校教书,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泰语专业。该女儿为了好就业,又选修了经济,学了一年都苦不堪言。如今,到了大学,更是放弃了读研,觉得泰语读研没多大出息。 此事在网上引起不少网友热议,各有不同的看法。有网友说,清华北大之所以搞这种小语种提前录取,本质就是给你一个北大清华的毕业证,让你养活他自己的小语种不消亡而已,否则根本没有人会报名学这些毫无用处的小语种。很多人以为赚了便宜,殊不知搭进去自己一辈子的职业生涯。一句话,买的没有卖的精。 还有网友感慨道,我就是学泰语的,国内的就业需求确实少,但是在泰国我很多同学都混得挺好,还可以考虑做些水果贸易类的。我09毕业的,那时就业还是挺可以的,最后悔是当年毕业没有去泰国驻迪拜大使馆工作。反正现在我倒是建议学个老挝语的,都差不多发音,泰国老挝人交流无障碍,就是写有点不一样,现在老挝机会比泰国好太多,老挝刚起步。 看完这位网友的经历,周少不禁感慨,高考填报志愿,真是七分考,三分报。尤其是这种小语种专业,一定要慎重考虑。不然的话,就像这位网友一样,即使考上北京大学,照样焦虑。 当然,焦虑归焦虑,事已至此,也无法改变现状了。周少觉得既然选择了这个泰语专业,那就还是好好学吧。有句老话说得好,船到桥头自然直,等大学毕业就有工作了。 而且,北京大学作为国内最高学府之一,真的不用过多焦虑,找份工作没问题的。更何况,大学学了泰语专业,毕业后不一定就要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对于这样的情况,大家觉得怎么样呢?(图:网络,侵删)

0 阅读:816
周少说

周少说

周少说,专注分享个人思考、干货知识、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