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波音公司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的营收报告。财报初步揭示了波音公司在过去一个季度所面临的财务困境。数据显示,波音公司在该季度现金流出约35亿美元,销售额虽然达到了152亿美元,但仍低于华尔街预期的167.6亿美元。受此影响,波音公司的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超过2%。
波音公司每股亏损高达5.46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波音公司的市值已经缩水近三分之一。
波音公司的商用飞机部门在本季度遭受了罢工与裁员的双重打击。由于内部管理和运营上的问题,该部门的销售额仅为48亿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更为糟糕的是,其营业利润率更是低至负44%。
面对业绩持续下滑的巨大压力,波音公司不得不考虑采取出售资产来扭转颓势。据知情人士透露,波音公司目前正在积极评估出售旗下备受瞩目的导航部门Jeppesen的可能性。Jeppesen作为全球领先的航空导航服务提供商,其业务涵盖了航空信息服务、飞行操作解决方案以及飞行员培训等多个领域。然而,在波音公司整体业绩不佳的背景下,这一优质资产也成为了公司寻求资金回笼的重要选项。
波音公司是世界上最大飞机制造商之一,成立于1916年,公司业务涵盖民用飞机、防务、空间与安全系统制造以及售后支持服务等领域。产品包括民用和军用飞机、卫星、武器、电子和防御系统等。在民用飞机领域,波音737、747、787等系列客机闻名全球。在全球航空航天市场仍占据重要地位。
2021-2023年波音空客民机交付量走势
2023年全球航空产业逐渐复苏,从波音、空客公司民机项目交付情况来看,2023年波音民机全年交付528架飞机,同比增长10%;空客全年民机交付753架,同比增长11%。
中国航空制造领域领先企业及产品布局情况
中国航空制造领域由大型国有企业主导,特别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AVIC)和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AVIC主导军用飞机及部分民用飞机制造,COMAC则专注于商用飞机的研发与生产。随着国产大飞机C919的研发推进,国内市场逐步向国产化转型。民营企业如中航飞机和航天科工等在部分零部件和小型飞机制造中逐渐崭露头角。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创新和国际化合作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主任认为增材制造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一环,对于航空制造业意义重大。与传统制造方式相比,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精度,能制造出更复杂精细的零件和产品,可大大缩短航空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大飞机制造技术创新论坛上,围绕数字孪生等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数字孪生技术通过虚拟模型与现实生产的结合,能让航空制造的设计、制造和维护各个环节实现优化,帮助企业提升制造效率和安全性,实现“智能制造”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航空制造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