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与通知]郑州商品交易所2024年自律管理工作报告

新浪财经 2025-01-24 20:25:21

郑商发〔2025〕33号

2024年,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新“国九条”以及《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全面加强自律管理,有效防范化解市场风险,持续深化产品业务创新,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市场监管,践行监管政治性人民性

(一)加强交易行为监管,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

2024年,郑商所切实履行一线监管职责,共处理异常交易行为334起,审理违反交易所自律管理规则案件28起,对涉案的29个自然人及14个法人客户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暂停开仓交易、没收违规所得、罚款等纪律处分。强化高频交易全过程监管,加强程序化交易报备管理,提高申报费费率并将申报费扩至全部品种,加强托管机房服务管理。充分发挥“五位一体”监管协作体系优势,切实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二)强化交割仓库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郑商所聚焦重点、细化管理,保障交割平稳、货物安全,坚守交割商品安全风险底线。2024年,顺利完成三百余家交割库年审工作,对存在风险隐患的仓库及时采取措施。有序推广智慧监管平台应用,完成百余家交割库技术改造与数据接入工作。构建现场查库、第三方协查、视频查库等多层次查库体系,每周开展交割仓库视频检查,全年开展交割仓库现场检查近五百次。通过延长新疆库棉花证书换证时间、落地白糖免检品牌制度等举措,降低客户交割成本,服务产业降本增效。

(三)加大业务检查力度,促进会员及做市商合规运作

2024年,郑商所对北京、上海、天津、四川等地区18家期货公司会员进行年度合规业务运作检查,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督促会员合规运作。举办期货公司首席风险官培训班,持续组织开展会员“线上面对面”等多层次的培训交流活动,增强各会员单位的合规经营意识。进一步强化做市商监督管理,完成全部做市商自查和12家做市商现场检查,持续督促做市商合规做市。动态调整期货期权做市措施,引导做市商提升报价质量,改善做市合约流动性水平,促进期货市场功能更好发挥。

(四)推进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赋能创新发展

2024年,郑商所加快推进科技发展规划落地实施,周密部署并顺利完成六期交易系统上线切换。六期交易系统上线后运行稳定,系统性能、容量和可靠性全面提升,有力支撑业务创新发展。开展数据治理平台建设,实现自动化精细化的数据资产运营。深化科技监管建设,丰富市场风险监测指标,提升违法违规线索排查的精准度和效率。数字化重塑业务流程,优化会员服务业务办理,提升业务运营效能。推出期货行业云服务,助力行业科技发展行稳致远。

二、加强风险管理,保障市场稳健运行

(一)深化全面风险管理,提高安全运行综合保障水平

郑商所立足发展稳定全局目标,强化顶层设计,推动构建贯通协调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风险清单体系,实现对重点工作条线全覆盖。加强应急管理,开展网络安全风险排查,持续提高一线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优化完善运维工具,构建“数智运维”体系,以信息化手段提升突发事件综合应对处置能力。

(二)加强风险预研预判,精准防控市场风险

2024年,郑商所持续加强风险预警监测,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期现货市场动态,及时采取风险预防和处置措施。对部分品种出现的阶段性风险隐患,加强风险预研预判,持续丰富监管工具箱。通过合理调整交易保证金标准、涨跌停板幅度、交易手续费标准等措施,有效化解市场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全力服从服务国家战略与经济大局。

(三)加强资金风险管理,切实履行中央对手方职责

郑商所持续做好结算资金风险防控,及时开展压力测试,预研预判会员资金风险。强化资金流动性管理,提升出入金应急保障水平,持续防范流动性风险。建设资金风控系统,提升资金风险管理智能化水平。按照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PFMI)要求,定期完成合格中央对手方信息披露。

三、推进业务与技术创新,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一)丰富产品业务体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24年,郑商所成功上市4个新品种工具,包括瓶片期货和红枣、玻璃、瓶片期权,实现活跃品种期权全覆盖。完成白糖系列期权挂牌涉及规则修订并对全市场发布,成为国内首个推出短期期权工具的交易所,促进衍生品市场体系更加完善。积极推进丙烯期货及期权上市准备工作。新增发布郑州—上海线路冷链物流运价指数,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合作发布气温指数,发布铁合金期货月均结算价。推动“商储无忧”创新升级,增加对完成交割厂库仓单及尿素期权交易的支持,在服务省级化肥储备制度方面取得突破。创新开展“绿色助企”试点,鼓励绿色认证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加入光伏行业协会并参与产业标准制订,联合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发布《绿色甲醇分级标准》,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二)修订完善业务规则,提升市场运行质量

郑商所坚持因品施策,贴近市场,精耕细作提升市场运行质量。2024年,郑商所落实《期货和衍生品法》《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等上位法,开展《交易规则》修订及《结算规则》制定工作。修订完善花生期货合约及业务规则制度,通过增挂合约,提高花生期货合约价格连续性。优化完善交割流程及升贴水设置,减少潜在纠纷。修订红枣期货规则,延长上产季红枣可交割时间,增加新产季可供交割量。延长白糖仓库标准仓单申请注册截止时间,增加实施白糖免检交割品牌制度,便利产业客户参与交割。完成棉纱期货规则修订,扩大交割品范围、优化交割品质量指标及升贴水设置。增加短纤期货仓库交割方式,优化交割品标准和仓单有效期,进一步扩大交割参与群体。扩展纯碱期货交割区域,进一步增强品种发展的内在稳定性。修订《郑州商品交易所做市商管理办法》,制定并发布做市商业务指南,强化做市业务运行制度保障。修订《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结算管理办法》,规范期货公司手续费减收行为。

(三)优化套保审核机制,便利产业客户套保交易

2024年,郑商所持续优化套保申请审核流程,加强套期保值基础性研究,提高套保审核效率,便利实体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全年共受理686个客户的3624份套保申请,申请量1934.7万手,审批量1651.8万手。持续强化套期保值交易全过程监管,动态跟踪套保客户交易情况,规范客户交易行为,严厉打击虚假套保交易。

(四)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影响力

2024年,郑商所深化PTA、油脂油料品种国际市场培育,巩固扩大对外联系渠道。加大境外市场推介力度,联合会员在香港、新加坡、韩国等地开展10场市场活动。建立“境外业务面对面”品牌和渠道,与重点会员、结算行开展8场业务交流活动,多次接待境外客户及相关机构来访。参加国际行业与产业会议,积极宣传郑商所及国际化业务。同多地海关、河南省商务厅、产业企业共同探讨完成PTA保税交割制度创新方案,提升郑商所品种高质量发展与对外开放水平。

四、加强市场培育,推进投资者教育工作

2024年,郑商所结合市场发展新形势,积极开展各项市场培育工作,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首次全方位开展产业链企业画像,系统梳理郑商所各产业链及龙头企业参与情况,筑牢精准服务基础。央国企、上市公司、供销系统等重要培育工作实现3个“首次”,首次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开展上市公司高管培训,首次与供销总社合作开展供销系统期货培训,首次与河南省委统战部、工商联举办民营企业培训。狠抓“关键少数”,为20余家央国企及行业龙头提供“一对一”定制化培训,建设49家“产业基地”,发挥龙头企业示范作用,总结典型案例128个,向产业传授期货经验279次。丰富“稳企安农护航实体”主题活动内涵,助力国家发展战略,聚焦“贸易强国”“农业强国”“制造强国”“绿色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等主题,统筹开展市场活动68场,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利用期货衍生品工具“补链强链”。凝聚服务合力,发挥会员产业开发优势,深入实施产业开发服务项目,引入重点企业46家,中小企业164家,期权企业230家。正式启用郑商所实体投教基地,郑商所互联网投教基地在2023-2024年度全国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考核中获评优秀;成功举办第七届“郑商所杯”,参赛人员达9.2万;组织“投教先锋”评选,共收到65家机构报送短视频投教作品319条;组织开展“期货知识进校园”、投教专项活动等各类知识讲座663场,合计覆盖约14万人次。

2025年,郑商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守牢风险底线,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进一步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郑州商品交易所

2025年1月24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