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双喜临门”:“两船合并”经双方董事会通过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超33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1-24 22:13:40

本报记者张文湘

2025年1月24日晚间,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工”)发布公告称,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重组方案已在双方董事会审议通过。

与此同时,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均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两家公司2024年盈利能力均实现大幅提升。合并带来的协同效应,以及全球船舶行业景气周期的持续,有望继续推动中国船舶未来业绩的快速发展。

“两船”合并打造世界一流

2024年9月2日,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启动吸收合并重组,预计交易总价超1100亿元。截至目前,本次重组已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等主管部门批复,原则同意本次交易的总体方案。根据双方披露的重组报告书,中国船舶作为合并后的存续公司,将消除与中国重工之间的同业竞争。

本次重组完成后,中国船舶作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核心军民船舶建造总装上市平台的定位进一步确定,中国船舶集团下属主要核心造船厂江南造船、大连造船、外高桥造船、武昌造船、广船国际、北海造船将全部整合至合并后的中国船舶。

根据重组报告书,合并后的中国船舶总资产规模将接近4000亿元,年收入规模突破1200亿元,持续引领全球船舶工业发展。合并后的中国船舶将整合双方资源,优化船舶制造板块产业布局,发挥协同效应,有效增强存续公司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推动船舶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中国船舶内部人士表示,本次交易通过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对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进行重组整合,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思想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将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下属船舶制造、维修业务统一整合并入中国船舶,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经营质量,增强上市公司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维护中小股东权益。

船舶制造行业高景气度延续

1月24日晚,中国船舶、中国重工还同步披露了2024年全年业绩预增公告,两家上市公司业绩均实现爆发式增长。

中国船舶公告称,公司预计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27.3亿元至34.3亿元,较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3亿元至40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加3.43亿元至10.43亿元。中国重工的公告则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至13.5亿元,较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根据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公告,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船舶累计手持民品船舶订单为322艘、2362.18万载重吨;中国重工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重工海洋运输装备板块手持订单为216艘、2878.3万载重吨,在手订单充裕。

中国船舶相关人士表示,当前船舶行业处于景气周期,本轮船舶周期中,大型箱船、LNG(液化石油气)船等高附加值船型占比提升,气体船、油船、客船订单数量保持同比增长,客船市场明显回暖,大型邮轮订单不断释放。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下属船厂引领船舶制造行业发展趋势,持续突破高附加值船舶,船型结构持续优化,在本轮航运和造船业复苏的背景下,打开了长期发展的向上空间,为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深圳华道研究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王志球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减碳、航运业碳排放标准逐渐收紧的趋势下,老旧船型的更替或将进一步提速,为船舶行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长期动能。在本轮船舶行业复苏的背景下,中国船舶、中国重工顺周期启航,坚定切入“高、精、尖”高端船舶产品细分市场,有望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