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北大才女王承书抛下丈夫孩子,消失无踪。17年后,白发苍苍的她归来,儿女相拥痛哭:“母亲,您辛苦了!你是我们的英雄!” 王承书的父亲是一位曾留学日本的博士,而母亲则出身于知名的扬州“何家”。 王承书在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那时她是班上唯一的女性。 在校期间,她在物理实验和理论研究方面显示出杰出能力,赢得了物理学家叶企孙的高度赏识。 1939年,王承书与归国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张文裕结婚。 婚后,她并未退居家庭,得到丈夫的支持,她申请并成功进入美国密歇根大学深造。 1941年,她远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在密歇根大学,她不仅学习气体分子运动论,还与乌伦贝克教授合作,共同发表了“WCU方程”。 尽管在美国取得了学术上的成就,1950年代初,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王承书决定回国服务。 她面美国政府的禁令阻挠,但她和丈夫张文裕最终在1955年成功回国。 回国后,王承书投入中国核武器研发项目中。 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落幕,中美双方展开单独会谈并最终达成一项协议。 该协议的内容涉及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中方俘虏的美国要员能够提前返回美国,以换取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回到祖国。 王承书夫妇在得知中美双方达成的协议后,他们整理了大量珍贵的书刊和资料,这些共计超过三百个包裹,被他们分批寄往北京。 这对科学家夫妇不断提交回国申请,尽管遭到多次驳回,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在1956年获得了批准。 重返祖国后,王承书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的近代物理研究所,担任理论研究室的研究员,并兼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的教授。 1958年,王承书接受了钱三强的邀请,投身于国内尚处起步阶段的热核聚变研究。 虽然这是她从未涉足的领域。 为了掌握更多先进技术,王承书还前往苏联进行学习,并在回国列车上将七天七夜的时间投入到翻译最新科研资料中。 她成为了中国热核聚变研究的先驱之一。 面对中苏关系的恶化和外部的讥讽,钱三强再次找到王承书,邀请她参与更为秘密的原子弹研制项目。 王承书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一使命,并在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2年,王承书调到了国内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504厂”,作为唯一的女科学家,她在这里展开了关键的铀提炼工作。 三年后,504厂成功提炼出首批高浓缩铀。 在原子弹成功爆炸后,王承书继续在504厂从事核燃料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女科学家。 1936年吴健雄远赴美国深造,并在加州大学取得了核物理学博士学位。 她在“曼哈顿计划”中的贡献巨大。 此外,她还在宇称不守恒的实验证明中起到了决定性的角色。 何泽慧是中国第一代女物理学家中的杰出代表,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赴德国深造,随后投身于原子核物理研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何泽慧曾观测到正负电子碰撞现象,其研究成果被广泛认为是物理学领域的重要进展。 回国后,何泽慧与钱三强一同为中国的核物理研究做贡献。 林巧稚作在医学领域工作多年,专注于妇产科疾病的研究,接生了超过五万名婴儿。 她的精湛技术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林巧稚还主编了多部医学书籍。 谢希德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的先驱之一。 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后,她前往美国进一步学习并取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 归国后,谢希德在复旦大学担任多个重要职位,并且在半导体物理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合著的《半导体物理》一书,提供了宝贵资源。 王明贞则以其在统计物理学领域的研究而闻名,特别是她独立从理论模型推导出布朗运动的数学表达。 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始于1967年,中国正处于越战之际。 屠呦呦深知责任重大,将个人生活置之度外。 在项目初期,她带领团队查阅了大量古籍文献和药方,对近两千种药方进行了初步筛选。 即便大部分结果并不理想,屠呦呦经过百余次的实验,她发现《肘后备急方》一书中的青蒿药方,她决定改变传统的煎煮方法。 在第191次实验中,使用低温绞取青蒿汁的方法,终于发现青蒿素能够100%抑制疟原虫。 屠呦呦甚至亲自服用,证明了其对人体的安全无害。 直至2015年,她因这一开创性的发现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1960年,北大才女王承书抛下丈夫孩子,消失无踪。17年后,白发苍苍的她归来,儿
李渔观影
2025-01-25 12:29:53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