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1月25日电(记者唐文豪)“前段时间这条路修天然气管道,本来是好事,哪晓得他们修完了,路没有平整好,留了条很深的坑,我每次骑车经过都胆战心惊的,就怕摔着。”在四川省崇州市崇庆街道金鸡社区丁字桥路附近居住的吴大哥,回忆起前段时间的经历说。
此前,这条路上的缝隙凹陷问题日益严重,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不少困扰。崇州市纪委监委监督发现后,依据《崇州市纪委监委关于聚力推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的工作方案》,督促经信部门与属地街道综合施策迅速作为,原本坑洼的路面焕然一新。
“办理速度很快!不到一个月就把路修整好了,这下踏实了!”面对崇州市纪检监察干部的回访,吴大哥连连称赞。
自探索基层各类监督贯通工作以来,崇州市不断拓展基层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广度、精度和深度,持续深化监督体系建设。纪委监委对各类监督渠道移送的问题线索,实行集中管理、跟踪督办,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进系统治理作为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标准,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村组代收代缴“自来水安装费”“天然气安装费”等现象普遍,在资金监管方面,崇州市整合财政、审计等专业力量,对全市172个村(社区)代收代缴资金管理情况开展全面监督检查,通过查处典型案件,努力实现查处一案、治理一域。
针对监督主体协同不足、过程管控薄弱等问题,崇州市纪委监委以“全周期”管理理念为指导,聚焦立项、施项、评项三个关键环节,建立“履职提示-情况通报-工作专报”综合推动机制,强化过程监督与结果考核,确保各类监督贯通机制有效运行。目前,已通过监督贯通机制发现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950个。
2024年,崇州市纪委监委将“天府粮仓”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监督作为各类监督融合贯通的具体载体和切入点,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设计、招投标、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监管、管护利用等环节,编制《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作战手册”》,强化协同思维,形成监督合力。目前,该手册已被编印为《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指引》进行广泛推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