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临终时,吕后走到床前,问道:“陛下,萧相国百年之后,谁能担任相国?是曹参、王陵还是陈平?你觉得他们能胜任吗?”汉朝有一条规定,担任丞相必须先封侯,因此,初期的三位丞相分别是相国和左右丞相,协助相国处理政务。吕后的问题反映了她对朝政安排的关心。 刘邦回答道:“萧何百年之后,曹参可继任,曹参之后是王陵,但王陵才智较逊,陈平可辅助他。陈平虽然有才,但在大事上优柔寡断,未必能担此重任。而周勃虽不擅言辞,但他忠诚可靠,安定刘氏江山应当是他,太尉的职务最合适他。” 吕后欲再问,刘邦却虚弱地说道:“再往后的事,不是你能知道的。你也活不了那么久,未来的事你我都无法预见。”吕后意识到,若再继续问下去,可能会刺激刘邦的情绪,便不再追问。 不久后,刘邦去世,太子刘盈继位。然而,由于刘盈性格温和,大权被吕后掌握。吕后以太后的身份控制了朝政,并开始清除刘邦生前宠幸的戚夫人及其儿子。这一行为使得刘盈心中留下阴影,最终早逝。 在刘邦临终时提到的丞相继任安排,吕后确实遵循了。刘邦去世后,萧何再次担任相国,直到去世。接着,曹参继任相国,曹参去世后,陈平和王陵分别负责朝政,左丞相和右丞相的位置交替更替。 然而,吕后在刘邦生前立下的“非刘氏不可为王,非功者不可为侯”这一规矩,最终被她自己打破。她重用吕氏家族,追封已故的父亲和两位兄长为王,还让吕家其他成员封侯。王陵因反对吕后封吕氏家族为王,认为这违背了刘邦生前的承诺,最终被吕后罢免,改任太傅。审食其取代王陵成为右丞相。 吕后临终时,心知自己打破刘邦生前立下的规定,便指示侄子吕禄和吕王在她死后不要出宫送葬。然而,吕禄和吕王并未遵循她的遗嘱。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后,吕氏家族因权力斗争而遭到满门抄斩,最终落得满门被夷灭的结局。
刘邦临终时,吕后走到床前,问道:“陛下,萧相国百年之后,谁能担任相国?是曹参、王
泉说历史吖
2025-01-25 17:19:1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