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1年,魏相公叔痤临终时,魏惠王前去探望并询问继任者。公叔痤推荐了一个名

墟史往事啊 2025-01-25 17:19:22

公元前361年,魏相公叔痤临终时,魏惠王前去探望并询问继任者。公叔痤推荐了一个名叫公孙鞅的年轻人,称他具备非凡的才能,值得重用。魏惠王惊讶地问他是谁,公叔痤介绍道,公孙鞅是卫国公族,虽年轻,但极具潜力。魏惠王对此并不重视,认为这只是公叔痤病中的胡言乱语,便匆匆离开。临走时,公叔痤恳求魏惠王,要么重用卫鞅,要么杀了他,绝不能放任他活着离开魏国,否则将来必成祸害。 公叔痤去世后,魏国的公子昂再次推荐卫鞅为相,但魏惠王依旧未采纳。卫鞅并未急于离开,而是决定留在魏国,直到得知秦孝公即位后,听说秦国正在寻找贤才,他便决定投奔秦国。秦孝公自继位以来,雄心勃勃,立志恢复秦国的霸业,发出了求贤令。卫鞅带着李悝的《法经》前往秦国,通过景监的引荐,终于得到了秦孝公的青睐。 在短短的三年内,卫鞅的新法开始奏效,使秦国的军队迅速强大。第一次变法后,秦国的国力大增,卫鞅也被任命为左庶长,支持他的变法。第二次变法进一步巩固了秦国的强盛。公元前341年,魏国在马陵之战中遭到惨败,卫鞅建议秦孝公趁机攻占河西。秦军成功夺取河西,卫鞅功勋卓著,被封为商君,开始为秦国开疆拓土。 经过多年的变法和战争,秦国最终完全收复了河西之地。公元前332年,魏国彻底失去了河西,魏惠王被迫向秦国屈服。而魏国的灭亡,直到公元前225年,秦国通过王翦之子王贲的水淹之计,彻底摧毁了魏国的首都大梁,魏王投降,魏国灭亡。 如果魏惠王当初听从公叔痤的建议,提早采纳商鞅的意见,或许魏国的命运将与秦国的兴起截然不同。

0 阅读:9
墟史往事啊

墟史往事啊

文史著作有开始也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