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南通爱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里,一片生机盎然景象。一个个近0.5平方米的方格型“植物工厂”里,草莓、黄瓜、甜椒、生菜、羽衣甘蓝等各类蔬果,藤蔓葱绿、旺盛生长。公司创始人梁晓凯颇为自豪地介绍,这里的果蔬能拼出不同配方的沙拉,平时爱好健身的他,是这些水培植物的忠实“食客”。
记者跟随梁晓凯的脚步,凑近不同品类的室内“植物工厂”,窥探其中的“奥秘”。“植物工厂”既有开放式的,也有密闭式的,里面装有紫色的LED光源、多个小型风扇以及时停驻的蜜蜂,而植物的根部插在一个个小方格里,里面正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和营养液。“‘植物工厂’尽可能模拟自然界状态,需要有微光、微风和蜜蜂。”梁晓凯说。
“我们的植物全程无污染,既能享受采摘乐趣,也能吃的健康。”梁晓凯自信地打开一个个不同的“植物工厂”,顺势采下成熟果实,放入记者掌心,让记者亲口品尝。为了让记者也体验一把采摘乐趣,邀请记者一同挑选、剪下成熟果实,并制作一盘蔬果拼成的沙拉。甜椒、黄瓜、番茄、花卉、生菜等10种原材料摆放到沙拉盒,加上几滴沙拉酱,就成了一盘“十全沙拉”。“这盘120克一份的沙拉,综合能耗3度电,算上盒子成本不超过3元,相较市面上的沙拉划算很多。”梁晓凯说。
除了健康无污染,这些“植物工厂”还能实现个性化定制。梁晓凯告诉记者,针对不同人群能种植富含不同元素的蔬菜。比如,患有糖尿病的,可种植低糖蔬菜,有肾脏有问题,可种植低钾蔬菜,喜欢美容养颜的,可种植富含花青素、维生素c的蔬菜,每个人吃的菜都不一样,均可实现定制化的蔬菜生产。
记者了解到,爱培生物是一家2022年成立的都市农业系统服务商。专注于都市植物工厂、室内物联网水培种植的设计、研发和销售,目前产品已销往7个省份的15座城市,以及十几个海外国家。不同于大部分的大型植物工厂,该公司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城市家庭、教育机构、高端餐饮、商业中心以及定制化的特殊环境。“我们提供种子和种植设备,客户只需手机上点点,就能种植蔬菜了。”梁晓凯介绍说,这是远程物联网种植新理念,由总部负责蔬果种植数据库,并时时远程更新、迭代到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物联网种植设备上,实现了种植方法、种植效果的可复制。
“闻一闻这草莓,是不是有浓郁的草莓香。”在一排“草莓工厂”前,梁晓凯放慢脚步,戴上消毒手套,拿起剪刀,找到一颗成熟的草莓,顺势一刀剪下。随后拿着凑到记者鼻尖,果然一股浓香草莓味扑鼻而来,记者轻咬一口,汁水四溢,酸甜可口。
这些看似个头不大,却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我们的草莓从播种到采摘,绝对不添加一滴农药,整个生长过程天天开花、天天结果,每天采摘能够连续采收三年。”面对记者的半信半疑,梁晓凯随即指着“草莓工厂”上方贴着的播种和采摘记录,确定地告诉记者,“从2024年1月起,已经连续结果12个月了。”
梁晓凯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天每个方格型“植物工厂”平均产出1.5颗草莓,不算上体型重量不达标的,平均算下来一颗25克草莓能耗0.8度电。“1平方米的‘植物工厂’,相当于80平方米土地的产量。”
“草莓是如何做到天天结果的?”面对记者提问,梁晓凯并不意外。“草莓特别敏感,种在土壤里,根系会分泌有毒物质,无法及时排出,反过来影响植株健康状态,滋生病虫害和细菌。”梁晓凯说,“草莓直接种在水和营养液里,通过不间断循环,把有毒物质带走,经过过滤、杀菌、消毒再给它重复供液,就能保证它365天处于最适合生长的状态。”
春节临近,梁晓凯和同事们正忙着测试种植软件,而过完春节,一批全新的订单将发往西安、南京等地。“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只需要把种子放进去,手机点一点,就能种植自己喜欢的草莓。”梁晓凯说,希望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甚至未来登陆月球后,也可以让任何人无随时随地一键种植草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朱亚运
校对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