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透明质酸、到糖生物学、糖生物产业,华熙生物如何用小物质牵出大未来

新浪财经 2025-01-26 12:25:40

日前,华熙生物(688363.SH)发布2024年年报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600万元到17500万元,同比减少70.47%到75.36%;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000万元到10900万元,同比减少77.78%到83.69%。

对于业绩出现的变动,华熙生物在公告中将其归结于公司长期持续增长后战略性的主动调整,是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是结构性、暂时性和阶段性的。

作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材料公司,华熙生物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其全球透明质酸(俗称玻尿酸)龙头老大的身份地位,产业内素有“世界透明质酸看中国,中国透明质酸看华熙”说法,足见其对行业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但近一年来,随着华熙生物在业绩方面承压,外界对其“玻尿酸已经审美疲劳,过气了”等质疑之声也不时出现。对此,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裁赵燕曾公开表示,一个生物物质是不是会审美疲劳,是不是会“过气”,从长线看与市场技术概念的切换没有关系,本质上是这个物质所承载的功能是否在未来还有巨大的应用研究空间,是否可以被取代。

在各种物质成分眼花缭乱的今天,透明质酸这一小物质未来是否具备更广阔的空间?华熙生物能否在透明质酸领域再领风骚?对此,华熙生物已多次释放信号,从透明质酸到糖生物学、糖生物产业,其已经迈出了引领透明质酸产业发展的下一步。

基础研究的厚积薄发:三次引领产业革命

透明质酸最早于1934年由卡尔·梅耶(KarlMeyer)教授在牛眼中发现。但绝不会有人能够想象到,在不到100年后的今天,透明质酸这个小物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王国,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并开启了人类对糖类物质功能的崭新认识。

在这一过程中,华熙生物功不可没。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产业革命本质上都是源自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厚积薄发。比如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电力革命、以电子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核心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及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等。

透明质酸产业的变革跃迁亦是如此。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透明质酸领域共发生了四次产业革命,其中后面三次都发生在华熙生物,并以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的突破为重要标志。

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发生源自透明质酸的鸡冠提取法,上世纪70年代左右发生在美国。当时获取透明质酸非常艰难,成本很高,且提取效率极低,每200公斤鸡冠(约2万只鸡)才能提取1公斤透明质酸,因此只能应用在骨科、眼科,价格非常高昂。

第二次产业革命的突破口是华熙生物在国内首次实现的微生物发酵法规模化生产透明质酸,使透明质酸真正实现产业化生产。这次产业革命不仅彻底改变了我国从动物组织中提取透明质酸且主要依靠进口的落后局面,进一步将透明质酸的应用领域扩大到护肤品和医美上。并在之后的20多年中,加速推进中国透明质酸产业化进程,使中国的透明质酸产业开始称霸全球,并将华熙生物推上全球透明质酸龙头企业的位置。

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标志是2011年华熙生物通过酶切法准确地控制透明质酸分子量。酶切法能够把透明质酸精准地切成不同的分子量大小,大大打开透明质酸的应用空间。比如,小分子的透明质酸可以用于癌症的靶向治疗;大分子透明质酸具有抗炎潜力;此外在辅助生殖领域,在培养基中添加特殊分子量透明质酸明显改善了受精卵的存活率。这些对透明质酸的深入研究,表明了透明质酸在传递细胞信息、调控细胞行为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同时透明质酸的应用也开始扩展至隐形眼镜护理液、计生、彩妆、洗护、胃肠、口腔、靶向药、组织工程等更多新的领域,产业空间进一步爆发。

第四次产业革命是自2020年开始,华熙生物开始用合成生物技术、通过细胞工厂生产透明质酸,其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至生活用纸、纺织等新型领域。与此同时,华熙生物也开始通过生物技术对透明质酸这类多糖物质的精准调控实现多细胞微环境的调控,从而探索衰老干预和再生医学的广阔空间。

全产业链三大能力:产业龙头的底气所在

一旦有了坚实的底层基础研究和技术硬核支撑,龙头的地位则大概率成为必然结果。

基于对透明质酸领域三次产业革命的引领和缘起,在产业内深耕数十年的华熙生物已经逐步积累了绝对的龙头地位、实力、及壁垒。

在市场占率方面,华熙生物在2007年就成为世界最大的透明质酸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2021年其全球市场占有率为44%。在产品方面,华熙生物拥有超过200个规格的透明质酸原料产品,覆盖食品级、护肤品级、医药级,并能够生产出世界上分子量最大(超过4000KDa)和最小(800Da)的透明质酸。在质量方面,华熙生物的医药级产品质量高于欧洲药典、日本药典及中国药品质量标准,主要质量参数核酸、内毒素等杂质水平分别是欧洲药典国际标准规定值的1/50和1/20,为国际领先水平。在资质方面,华熙生物在国内取得11项注册备案资质,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注册备案资质32项。在标准方面,华熙生物主导参与国际国内透明质酸行业标准制定,包括5项国家行业标准,参与修订欧洲药典及中国药典中的透明质酸标准,并提交美国药典透明质酸专论。

同时,在透明质酸产业实力的基础上,华熙生物也在不断拓展自身的能力边界。

沿循其“科学→技术→产品→品牌”的企业发展逻辑,华熙生物目前已储备和炼就“研发创新、成果转换、市场转化”三大核心能力:研发创新能力实现0-1,是其核心底层支撑;成果转换能力实现1-100-1000,华熙生物已建设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中试成果转换平台,承接及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市场转化能力快速推动产品转化落地,覆盖B-B、B-B-C、B-C,创造经济和市场价值。这三大能力也正成为华熙生物作为“全产业链平台型公司”的关键底气所在。

从透明质酸、到糖生物学、糖生物产业:更广阔的产业未来已来

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全球透明质酸产业正步入新局。

“透明质酸的市场空间之广,未来将能够打造出十万亿级的产业集群、百亿级的原料市场、千亿级的医药市场、万亿级的化妆品市场、十万亿级的食品市场。”赵燕曾经如是表示。

但显然,在华熙生物看来,透明质酸的天花板和应用未来远不止于此。

透明质酸不再是局限于传统的保湿、润滑、黏弹的三大功效。因为,从糖生物学角度看,以透明质酸为代表的聚糖,其潜在信息含量超过了核酸和蛋白质的总和,远远超过任何其他类别的大分子。糖所包含的潜在信息含量,为糖类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科学新空间。而从细胞生物学角度看,透明质酸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调控因子,能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相互作用来传递信号。而干细胞的微环境决定干细胞的分化发育方向。因此透明质酸能调节细胞增殖、迁移等。除了保湿、润滑、黏弹,透明质酸还有组织修复、抗菌、抗炎、抗过敏等功效。

赵燕认为,越是深入研究透明质酸,越敬畏生命的设计,越意识到它的潜力远未被完全发掘。全球近一半的透明质酸研究是在过去五年内发表的,很多研究关联到炎症控制、癌症抑制和干细胞微环境、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以及生物3D打印中生物墨水基质的研究。这些研究留给了我们足够大的产业转化空间。而随着华熙生物不断地拓展透明质酸的应用基础研究,我们发现,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在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基于这些发现,加之我们对透明质酸的精准分子量控制能力,已经将之应用到了眼部护理、肠道菌群调节乃至计生用品上。

另一方面,依托在透明质酸领域长期的研究储备以及高效的转化能力,华熙生物已经开始不断去探索各类聚糖对人类健康的作用,比如肝素、硫酸软骨素、母乳寡糖、唾液酸、岩藻糖、葡聚糖等,成功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糖库,为后续的科研与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华熙生物布局细胞生物学,持续探索细胞级抗衰,通过对细胞种类、功能的调控和优化,来实现对组织功能的恢复,实现对机体功能的恢复,以此提高生命质量。

从透明质酸、到糖生物学、再到糖生物产业,华熙生物对于透明质酸的未来图谱已然显现,一个由小物质所牵出的更广阔的产业未来或许已经来临。

0 阅读:18